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 李 飞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广西北流市新圩镇中心小学 李 飞

 

3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小学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天真幼稚,好玩、好动、爱模仿,喜欢小动物和动画形象,语言富有童趣,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一般来说,学生形象记忆能力还好,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结合学生特点,让课堂充满童趣,让学生参与学习,拓展作业形式,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试从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过程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课堂开始时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后面的教学效果。
  1、以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环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2、运用谜语、故事导入教学。小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如果能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运用谜语、故事等的形式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学习“认识钟表”一课时,导入部分的设计就可以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却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又根据书本的四幅插图,编出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故事。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认识了钟表,同时又及时地向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生学习情绪也自然高涨。
  3、巧设疑问,激发求知欲望。教学是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的姿势和手势、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式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注意巧妙地设计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层层设问,可以由浅入深,有助于课堂知识的导入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如果单凭老师讲,学生只通过一种感官来进行学习,就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就差。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学习,将教学形式多元化,学生的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更好。
  1、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印象深刻。把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课件,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一点在让学生理解较为复杂的加减应用题时特别有效,形象的课件可以让学生直观认识数学过程。媒体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类应用题的有关概念和解法,而且提高了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和爱好。
  2、尝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能力。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异质分组的形式,让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情况下达到教学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每个学生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互帮互助,相互支持。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如根据小组特色或组员期望为小组取名,彩虹组、浪花组、梦幻组等。并在学习、纪律、礼貌、卫生等各方面加强小组评价,鼓励小组间开展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消除学习疲劳。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这是小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教学中应运用各种变换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兴趣发展,特别是一堂课的练习,切忌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且容易产生学习的疲劳。例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如利用口算、对口令、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总之,新课程给了我们一个更加灵活的教学平台,教学中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大胆探索,寓教于乐,使教与学真正成为“愉快的艺术”,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只有孩子们喜欢的、接受、高兴的学习,才会发挥它最大的效果。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在快乐数学学习中成长。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35:34
  • 【点击频次】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