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维汉小学双语教学前沿问题及分析

 

【作者】 努尔尼沙汗·哈斯木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维汉小学双语教学前沿问题及分析

 

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九小学 努尔尼沙汗·哈斯木

 

  【摘 要】 实现维语汉语双语教育有利于维族更加长远地发展,也有利于维族人民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可是当前,“双语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优秀的“双语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而且由于政策原因,双语教师的待遇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这些原因导致了双语教学的实施相当困难。为了使双语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结合现实情况改变该状况。主要就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究,提出了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双语教学保障机构、加大维语教学力度等方式来促进双语教育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教学;双语教育;途径探究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渗透,维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可是语言交流上的不通阻碍了两个民族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不利于维族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学习汉语就要“从娃娃抓起”,让维族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学习汉语,为他们以后的汉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问题起源
  维语汉语教学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双语教学的基础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双语教学一直处于停滞的状态。而且大多数教师没有正视双语教学的地位,认为这只是一门辅助学科,地位等同于生物化学这些学科。再加上教师水平普遍不高,遇到较困难的问题时,害怕出错不敢用汉语教学。教师的汉语水平还达不到用汉语进行日常沟通的程度,所以也就无从谈起全汉语教学了。在这种发展时间短,教师水平不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双语教学自然办不好。
  二、教学必要性
  面对改革开放的浪潮,信息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知道,信息的载体主要是一些媒体、报刊等,而这些载体主要是通过双语这条途径来实现汉族和维族之间的交流。但是,随时随地的翻译是不存在的,这就要求学生务必要学好汉语和维语。由于维族教材都是相对破旧的,课本内容更新缓慢,直译的书本更少。这种现状下,教师只能在教学时实时为学生翻译,教学效率非常低下,而且错误率也比较高。维族教材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导致维族和外界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汉语就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教育要求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个民族的教育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从高考录取分数线这方面看,维吾尔族的教学发展水平还是相对比较低的。汉语教学的缺乏使得教学水平一直上不去。部分人提出新疆地区教学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理科,其实不是这样的,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其发展情况都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通过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可是这些学生却没办法开口讲汉语甚至听不懂汉语,这是非常不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的。面对这样的教学状况,怎样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成为了一个难题。
  四、教育改革
  改变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汉语教材,三年级开始学习汉文的模式。应该从学前班就把汉语作为和维语对等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从小就熟悉汉语。那些没有在幼儿园学过汉语的学生,到一二年级就会完全听不懂汉语。当然同时要对维语加强训练,因为维语是维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基础,并不能因为维语的32个字母很少,就敷衍了事,花一两个月就学完。维语和汉语是同等地位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在小学前开始两个学年的双语教学,先学习维族文字语言再开始第二语言的学习。
  五、控制教师水平
  双语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双语教学的质量。为此,笔者建议实施教师考评制度,以教师基础把汉语水平分为A,B,C三个档次,让他们进行分班学习,争取在五年内达到规定的HSK标准,采取奖励措施,督促双语教师对专业水平的培养。而政府应该对双语教师的待遇有所提升,同时加大双语教师的选取范围,扩大教师规模,重视对双语教师的培养。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严格双语教师的各项考核标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队伍人数少,质量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为了维族可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也为了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务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在双语教学方面要投入更大的力度和精力,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双语教育,为学生的双语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04).
  [2]张树山.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双语学习模式值得借鉴[J].语言与翻译,2009(01).
  [3]刘军.喀什地区三所学校双语教学情况评估报告[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37:36
  • 【点击频次】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