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 廖福翔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和对策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初级中学 廖福翔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改革的浪潮也在不断的推进之中。初中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往往进行的都是全面学习,无论是对于理科知识还是文科知识,都有一定的接触,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兴趣所在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当前在初中的教学中,各个学科都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历史也不例外,初中的历史教师也在对初中历史的教学进行着研究,以期能够实现历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初中历史课程在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阻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历史教学效率不高,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所以说要想使得初中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须首先要对这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本文就我国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然后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能够为改善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1 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初中教育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的家长都开始对初中教育引起重视。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初中的历史教学更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历史是初中阶段一个较为重要的学科,所以说历史教学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初中学生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不仅仅可以为学生今后进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了解更多的人文知识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说历史的学习还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我国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得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以增强。因此,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对初中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
  2 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应试教育依然是初中历史教学指挥棒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许多年,但是在高考的体制下,应试教育的理念仍然扎根于许多师生的心中,并且大部分的中学开展教学活动都是以应试作为目的,应试教育在初中的教学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以应试作为其终极目的的,而并非是通过历史的学习来使得学生的思想更为成熟,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当前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中考或者高考往往都是历史教师的指挥棒,中考和高考指向哪里,历史教师就针对其开展教学,过分的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质。而将考试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很使得历史教学难取得成效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味的向学生在灌输着历史知识,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消化和吸收。
  2.2 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创新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不够创新,由于历史是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所以大部分的内容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来加以理解,但是当前许多的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只是照本宣科,仅仅将课本上的内容再给学生复述一遍,而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而且许多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没有考虑到如何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了粗略的讲解,而没有进行细化,这样是很难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而且一些教师甚至连讲解都很少,仅仅宣读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而学生也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机械的背诵,并没有对其深层次的含义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机械的记忆方式,学生往往不能够对相应的知识加以灵活的应用,从而大大的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还会使得学生对历史丧失兴趣。
  2.3 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其教学方法往往都十分的单一,只是一味地进行着讲解,既没有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同时也没有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长期以来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需要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以自身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的,忽略了教学对象的感受,并且许多教师还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长期以来,就使得初中的历史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没有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得历史教学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在刚开始接触历史这门学科的时候,学生会由于新鲜感而具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这种热情,从而就会使得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满满减退,最终影响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2.4 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程度不够
  当前许多的初中历史教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程度还不足,他们往往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改革这一问题,而是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是极不均衡的,许多地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又将影响到教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在我国的东部,经济发展较快,所以说在东部的许多地区,广大的教师都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积极的采取了措施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我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在这些地区,一方面,教师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认识本来就不足,再加上缺乏教学资源和改革经验,所以就使得他们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没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问题,但是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了形式上的创新,单纯的对教学形式加以改变,而没有关注实际的教学效果,虽然形式上有了变化和创新,但历史教学并没有取得实质上的进步。
  2.5 没有对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许多的学校中,历史课程的课时并不是很多,而且历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很大,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地方的中考中,历史所占的比重不是很高,甚至于在一些地方,历史并不会参加升学考试。所以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没有对历史学科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于将历史课的课时用来进行其它课程的教学。除此之外,在许多学生、教师和家长的认识中,历史学科也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学生和教师都不应该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历史学科上,而应该更多的关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在中考中分值较多的科目。正是由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不重视,所以使得许多的学生连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了解,大大的影响力初中历史教学。
  3 初中历史教学问题的成因
  3.1 学生和教师对历史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受到了中考制度的影响,以及许多教师自身就对历史学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就使得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将初中阶段的学科分为了主科和副科,而历史就被列入了副科的行列。如此一来,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对历史引起足够的重视,历史教学的效率自然而然也不会高,而且还将导致学生失去对历史的兴趣。再加之许多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怕影响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往往就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也不会布置给学生一些学习任务,所以就更加使得学生轻视历史。这种教学思想的存在是完全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所以也就使得初中历史教学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3.2 缺少历史教学的氛围
  历史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对我国数千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所以说在进行初中历史的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关注历史氛围,如果缺乏了相应的历史氛围,学生对于一些史实的理解往往就停留在表面上,比如说在进行抗日战争的讲解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将整个抗日战争的开端、过程和结尾及意义向学生进行介绍,那么学生很可能就理解不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迫害,从而使得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不够深刻。相反,如果教师在讲解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战争的残酷,从而营造出历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对那一段历史更加深入的加以掌握。
  3.3 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
  当前在我国,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大学生是非常少的,而历史相关专业大学生的缺乏就使得能够胜任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资源十分缺乏,因此,在许多的学校中,可能进行历史教学的教师并不是学历史的,而只是学校为了缓解教学资源的缺乏而对教师加以调配,让其担任历史教师。但是这些历史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历史知识,并且也没有对历史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所依靠的大都是历史教材和辅导资料,完全针对考试来进行历史教学,而缺乏了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正是因为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所以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大的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4 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的对策
  4.1 对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想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更加具有成效,首先学校要对历史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历史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是推动历史教学发展的一个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够使得我国的历史教学现状有所改观。为此,学校要重新安排历史课程的课时,并且应该纠正广大师生对历史的偏见,使得他们也对历史引起重视。同时学校应该给予历史教师以支持和帮助,使得教师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增强,从而更好地做好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4.2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十分的强调人本教育理念,所谓的人本教育,它所强调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且将其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因此,教育必须要遵循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更加应该对人本教育的理念加以落实,使得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从而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4.3 创新教学方式
  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加以反省,因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者,他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从而使得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历史。并且还应该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通过这种交流来不断的对教学加以改进,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发展。
  4.4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针对许多学校存在的历史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学校一方面应该积极的引进专业的历史教师,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的历史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历史教师也应该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得他们更加愿意学习历史。
  4.5 改变历史课堂的单一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往往都是采取的“老师教、学生背”的方式,这样往往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广大的历史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对现代的一些多媒体技术加以充分的利用,转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历史课堂能够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凤玲.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68-68.
  [2]向玲.略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0):197,212.
  [3]张青华.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分析与措施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4):169-169.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40:32
  • 【点击频次】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