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巧用概念图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常 俊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巧用概念图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中学 常 俊

 

  【摘 要】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正实施,尤其强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毋庸置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到底有效性是什么?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收获,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和感悟,或者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概念图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利用概念图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 生物教学;有效性;概念图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到底有效性是什么?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收获,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愉悦的体验和感悟,或者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
  概念教学是生物教学活动的根本。作为高中学生,理解个别概念并不是件难事。但是,对于繁琐而细致的内容遗忘率高,概念间混淆不清,往往出现了花费大量时间死记硬背却难以恰当使用等现象,大幅度降低了学习效率。究其原因,学生往往将概念单独进行记忆,没有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对概念的准确含义把握不好。而这个困扰学生的问题,可以在概念图的正确使用下迎刃而解。
  一、引进概念图  
  对于概念图的教学,如何引进概念图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直接把已经绘制好的概念图呈现给学习者,那么,学习者看到的是他人的理解。如果学习者把学习当作是记忆概念图的话,相信这是教师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学习者把学习当作发现概念图中各个概念间的意义(也就是重新解读概念图),这样的理解会丧失学习者自己的个人独特性,也许还存在很多不得其解的地方。我在进行概念图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1.1 教师引领学生,将概念与概念的内在联系设计成问题,边提问边构建,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概念图教学的初期使用。在提问这样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每一部分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相关概念;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即连接词),使学生初步了解概念图的构建要素和一般步骤。  
  1.2 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讲课的内容,一边讲授一边绘画,使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老师的整个绘画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有效迁移;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老师是如何利用概念图对知识进行分类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表示,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画概念图的兴趣。因为概念图对于学生来讲毕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老师必要的引导是必需的。在学生对概念图有了一定了解与熟悉以后,可以教学生在纸上画概念图了。这个时候要求学生要画好每一个概念图,而且一定要有目的地画概念图。  
  1.3 教师首先指出本节课涉及的核心概念。其目的是限制概念图的应用范围,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如果不明确指出核心概念,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将无法有效控制。但是,教师的引导不能太具体,应该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从而给学生留下自我选择、判断、联想、创造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发散性思维,以核心概念为中心辐射出相关概念。当然在辐射出一系列概念后,应该让学生能够自己阐述“为什么你会想到这些概念”,以便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作为相互概念之间连线上的关键词。  
  例如必修3的第四章中的“种群和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出现一系列的概念,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斗争、竞争等等,学生往往不容易把它们的层数从属关系搞清楚。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先让学生尝试构建概念图,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构建的概念图进行补充、调整,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对概念图作进一步补充、完善,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概念图。利用概念之间的同、异及内在联系,进行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归纳,效果更好。

 

 

 

 

  二、在新授课中涉及概念图 
  在新授课中时不时地使用概念图,即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又可提高概念图的“曝光率”,提高学生对概念图的熟悉程度,减少学生对于绘制概念图的恐惧。利用概念图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而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思路,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了自学能力、统领概念、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免疫调节》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如下概念图:  

 

 

 

 

 

  当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出这个流程图时,相信学生对于体液免疫的过程就相当清楚了。此时,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行画出细胞免疫的概念图,并且比较两种免疫的区别与联系。由于是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结构,学生印象更深,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  
  三、在复习课中强调概念图,发挥概念图的效用
  利用概念图进行对比复习,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内容的复习时,可利用概念图区分这部分内容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如: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等。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诸如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等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一列出,再引导学生用线段或箭头连接各概念,逐一分析线段两端概念间的关系,并用适当的词标注于线段或箭头上,形成了相关的概念图。
  四、以学生的作品作为“教材”,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每次布置概念图的作业后,找出其中的优秀作品来进行讲评,并且通过投影或扫描的方式进行展示。肯定地说,不同学生的优秀作品都能很好地阐明主题,理清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并得到不同的切入点或版面布局。通过展示与比较,学生的思路拓宽了,概念图也越画越好。  
  总之,概念图使学生更容易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保存。同时,概念图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建立发散性思维和自建概念的能力。构建概念图有诸多益处,首先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枯燥方法,节约时间,对知识的掌握却更加有效。其次,学生不再仅仅接受老师的思想,而拥有了与老师相同的话语权。再者,学生将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了,而且“会学”,而且“乐学”了。如果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概念图不仅帮助学生节省了学习时间,而且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得到了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概念图教学对于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有效性有相当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大平,李新国.概念图的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
  [2].朱学庆,概念图的知识及其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
  [3].钟志贤、陈春生,作为学习工具的概念地图[J].中国电化教育
  [4].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J].生物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15/12/25 19:41:27
  • 【点击频次】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