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析

 

【作者】 韦贵勤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探析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龙民族中学 韦贵勤

 

  一、常规阅读课教学
  所谓常规教学,是指非毕业班常规教学,就是以教材为主,上好阅读课。纵观初中英语教材,阅读材料在牛津英语版预备教材的第一单元就已开始出现,整个初中教材一共46个单元,一个单元安排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1.阅读速度的训练。阅读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初始接触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有阅读速度这一要求,在阅读时有两种常见错误:一是认为阅读就是大声朗读,就算嘴上不发声,心中也念念有词,我们称之为声读错误。二是指读错误,即习惯于逐词阅读,用手指点读,惟恐漏读文章的内容。克服这两类错误的办法是进行限时快速阅读,传授略读和跳读技巧。略读就是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事实细节的关系。跳读就是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2.阅读课的教学方式。(1)提问式。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学生阅读,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2)谈话和讨论式。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不在阅读前单独教生词,而在讨论和语境中呈现生词,并借此检测或巩固学生单词的理解。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相结合。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通过再次阅读使学生获得准确的篇章信息分布,并检测学生能否迅速地找到某具体信息,对课文中的理解障碍(如学生陌生的信息、语言难点),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排除。
  3.培养阅读兴趣,调动积极性。兴趣就是动力。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学习、实践,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他们积极参与讲座,提高学习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讲解太多,以免造成沉闷、单调、枯燥的课堂气氛,扼杀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不到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便会失去阅读兴趣,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毕业综合复习阅读课教学
  毕业班阅读的综合复习的教学,就是除了教材之外,还要适当补充课外材料,增加阅读量,多读多练。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应试技巧。
  1.补充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选材余地大,但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使所选择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篇幅适当、内涵丰富、难度(下转第76页)(上接第96页)适中、生词较少。在阅读教学的较高阶段,通过增加阅读量,让学生阅读教学的学科性较强,富于哲理,异国文化较深层次的文章,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尽量做到课文阅读训练和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
  2.中考阅读理解题型分析和应试技巧。
  (1)主旨大意题。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主要考查考生对整篇文章或其中某一段落大意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略读全文,抓住话题,掌握主旨大意,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因为主题句概括了每一段的主要思想。所谓主题句是作者在写一段文字时,用一句话把这段文字的主题表示出来的句子。它一般出现在段落或文章的开头部分,当然有时也位于中间或末尾。抓住主题句或关键词语,便可迅速把握大意,通读全文后,利用所给的选项进行反复推敲,可结合主题句排除其中两个容易排除的答案,再作出选择。这类题目的答案虽然不能从文中直接找到,但短文中一定提供了支持这一答案的信息,再加上一些应有的常识和一定的逻辑思维,便可以确定答案。
  (2)事实细节题。这类题相对容易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事实和细节的理解和把握,在阅读文章时,除了要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外,还应该弄清楚文章中的一些重要事实或细节。因为这些是作者得出结论,阐明观点的依据,了解这些事实或细节有助于领会并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对于这类文章题目,考生可以首先在题目中找到关键词,然后以此为线索,运用查读的方法到文章中寻找这一细节,找到后再把这一部分内容仔细阅读一遍,从而保证这一细节的正确理解,最后确定答案。
  (3)猜测词义题。这种题目考查考生依据上下文对某些单词或短文的意思进行推测的能力。对于这类题目采用“代入法”往往十分有效,即将供选答案逐一代替划线部分的单词或短语,看看哪个答案能使句子的意思连贯通顺,且与上下文的内容一致,然后确定选项。
  (4)句子理解题。这类题目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中个别句子的理解。阅读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单句的水平上,而要理解它们与上下文中其他句子的逻辑关系,对整篇文章的总体内容要把握好,这类题目往往要考生准确理解一些有关联的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关系,如前因后果,行为动机,概括或举例说明、比较、条件等,这是一类较难的题目。解答时要从上下文提供的隐含信息人手,比较供选答案的异同,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5)推理判断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和引申,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一篇文章往往包含字面涵义和内在涵义,内在涵义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作者不直接说出,而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推理判断就是要求考生依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测文章的深层的内在涵义,这类题目难度较大,既有以局部内容为基础的简单推理,也有以某一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为基础的复杂推理。

 

  • 【发布时间】2016/1/9 22:57:15
  • 【点击频次】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