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1)针对经济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全球化的特点,向学生阐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英语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厌学、厌恶英语的种种原因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听、说、读、游戏、表演、辩论等各种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不仅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每次活动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在参与和表现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对学习逐步产生了兴趣。因此,笔者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强化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意志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设置了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学习。
2.以人为本,提升素质
(1)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学习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不容易。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原则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磨练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记单词、写日记、限时限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在语言交际中,经受尝试失败的挫折考验,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心理优势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英语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学习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开口勤问的习惯、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配预复习时间,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学会用比较、推断、归纳、综合等方法来辨析词组、理解句篇,形成语感能力,提高外语素质。
(2)渗透文化差异,展示教师品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由于没有母语环境,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会因套用本族文化而导致语用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将其巧妙地渗透于教学之中。几十年来,笔者已习惯了在上课前简介相关的风俗文化。如2月14日介绍情人节、4月1日介绍愚人节、12月25日介绍圣诞节等。同时,将谚语、习语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如在教“steal”时,笔者采用了谚语“He that steals an egg will steal an ox”;看到某个学生有“滥竽充数”的嫌疑,笔者会说“He is a‘fish in troubled water.”下课时会说“I will wash my hands off”等等。有时间的话,还会给学生介绍这些习语的来历,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让他们体会到语言能充分地体现民族文化,正是这些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达到自觉地适应他国文化的境界——“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随俗,入门而问讳”,最终形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合理利用语言的交际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纳入学习活动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更离不开合作关系。因此,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合作潜力方面,第一要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诚意、方式、态度等。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的分歧,增强学生的受挫感。第二,要选择恰当的合作话题,这些话题应与课本内容有关,以便学生有话可说;这些话题应难易结合,具有开放性。在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等都具有大量的需要学生积极合作的语言交流活动。那么,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授课形式,捕捉一些有利于合作的题材。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表达思想感情的广阔天地。第三,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像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倾听的技能和反思的技能等。
以上种种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探索,目的是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激励他们参与并走向成功。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究、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加以科学利用,真正地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快乐地学习。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贵州省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 杜 琳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绝大多数的学生智力差别并不太大,但学习的效率、成绩可能会相差甚远,而这些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科学利用这些“非智力因素”,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信中学习,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着重进行了几个教学对策的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心
(1)针对经济资源一体化、信息资源全球化的特点,向学生阐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目的要求,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学习英语的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厌学、厌恶英语的种种原因进行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听、说、读、游戏、表演、辩论等各种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不仅使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每次活动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在参与和表现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增强了信心,对学习逐步产生了兴趣。因此,笔者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强化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意志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笔者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设置了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设计的提问或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鼓励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学习。
2.以人为本,提升素质
(1)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学习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则更不容易。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身作则,要以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去感染、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道德、信念、意志品质等内在因素教育,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激励原则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磨练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录音、记单词、写日记、限时限速阅读,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在语言交际中,经受尝试失败的挫折考验,发展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心理优势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英语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学习就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规范的习惯、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勤开口勤问的习惯、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勤于动笔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分配预复习时间,掌握记忆规律和方法;学会用比较、推断、归纳、综合等方法来辨析词组、理解句篇,形成语感能力,提高外语素质。
(2)渗透文化差异,展示教师品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存在离不开文化。由于没有母语环境,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学生会因套用本族文化而导致语用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将其巧妙地渗透于教学之中。几十年来,笔者已习惯了在上课前简介相关的风俗文化。如2月14日介绍情人节、4月1日介绍愚人节、12月25日介绍圣诞节等。同时,将谚语、习语巧妙地运用到课堂中。如在教“steal”时,笔者采用了谚语“He that steals an egg will steal an ox”;看到某个学生有“滥竽充数”的嫌疑,笔者会说“He is a‘fish in troubled water.”下课时会说“I will wash my hands off”等等。有时间的话,还会给学生介绍这些习语的来历,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让他们体会到语言能充分地体现民族文化,正是这些文化的存在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探究世界的热情,达到自觉地适应他国文化的境界——“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随俗,入门而问讳”,最终形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合理利用语言的交际性,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纳入学习活动之中。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更离不开合作关系。因此,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合作潜力方面,第一要重视人际关系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诚意、方式、态度等。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合作的分歧,增强学生的受挫感。第二,要选择恰当的合作话题,这些话题应与课本内容有关,以便学生有话可说;这些话题应难易结合,具有开放性。在英语教学中,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情景对话到角色扮演、即兴发表见解等都具有大量的需要学生积极合作的语言交流活动。那么,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授课形式,捕捉一些有利于合作的题材。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表达思想感情的广阔天地。第三,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像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技能;倾听的技能和反思的技能等。
以上种种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探索,目的是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激励他们参与并走向成功。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地探究、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加以科学利用,真正地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快乐地学习。
- 【发布时间】2016/1/9 22:57:45
- 【点击频次】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