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国培学习心得

 

【作者】 孟 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国培学习心得

新疆吐鲁番市七泉湖中学 孟 云

 

  2012年10月,我有幸进入新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培语文班2012.207室初中语文班。
  带着困惑,希望,迷茫,走进了师大,九十多天不短,暂别了熟悉的校园,九十多天不长,每一天都是新鲜。
  来到师大,遐想学习的过程很轻松,愉快,还有浪漫。置身于师大学习过程截然相反,一开始就是黎加厚教授的数字故事,手语操,非语言教学,颠覆性课堂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紧接着英特未来教育又如暴风骤雨,洗刷了我们倦怠已久的心灵。一个接一个教授的新课程,新理念解读,让我们目不遐接,是我们的思想再一次接受了洗礼。
  影子教师期间,聆听了王荣生教授的讲座,那种纯语言的解读,像一次头脑风暴再一次激荡我们的心灵,我们又一次被震撼了。
  三个月学习结束了,带走了憧憬,带走了收获,带走了教授们的孜孜不倦的教导,带走了国培语文班同学们的深厚友谊。在这途中,我们尝尽了甘苦,欣赏了无数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光,阅尽了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画面。
  秋日的劳作,冬日的硕果累累,过程虽然艰辛,但又是多么幸福。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感悟: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所谓语文课程资源就是语文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师,教材,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中所有与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促进语文教师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要想做好,我认为有两点必须到位:
  (一)学习反思
  积累知识与经验,提高自身理论素质,获得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是提升素质的基础。经验在丰富,知识在渊博的教师对应瞬息不变的课堂也难免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对于已经完美无瑕的生成的课,也需要反思。努力改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变得快乐,成为一种享受。
  (二)弹性的教学设计
  叶澜教授曾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精心准备的,全面的教学方案预计,并在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中生成创设条件,要对过程多做一些假设,学生会怎么说,怎么想?我又该如何引导?不妨多模仿一些情境,多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精心的预计。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更换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整合教学内容等,对教材做二次加工,使“教材”成为“学材”。
  (三)资源的激活
  教师应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亲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师生之间的对话,才有可能激起动态生成资源的火花。只有在教师的关爱,倾听,交流中,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以独特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合作。无论是语言行为,还是特别的表达都有可能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握机会,激活资源。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子,尤其课堂交流中,面对教师和学生密切往来,从中体验到平等,尊重,民主,合作,信任和宽容。教学中充满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
  那么怎么能让语文课灵动起来呢?我认为:
  信息时代的教育具有开放创新,交互性的特征,教师已经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播者,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在教学生学。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放文化知识的宝库钥匙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的责任主要有: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2.帮助学生寻找。搜索和利用学生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4.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里氛围。5.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作为教师要履行职责,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从而保证课堂生气勃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任何好的教学方式都是相对的,并且不断发展,只有不断地变化,课堂才能灵动起来。
  “影子教学”期间,我也尝试上一堂示范课,在这节课上我运用多种教学法的情境体验法,品析法,比较法,朗读法,演示法,合作交流等。多元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勇于参与课堂学习,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思考主动性和独立性。不像传统作文教学简单提示后就让学生动手写,学生不知如何动笔。这课堂学生思考活跃,在品一品环节,我精选了我日志中适合学生的部分《第一次真好》,《国培小插曲》,当我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学生时,每一次阅读完毕,全班同学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想通过我的朗读,传送给孩子们真,善,美,告诉他们要有一双捕捉美的眼睛,其实他很简单,就在我们生活中。与此同时,我灵活教学生怎样倾听,询问文中细节,没想到孩子们很仔细,把他们喜欢的细节一一说出来,借时我用丰富多彩评价语言激励他们,学生更认真了。然后又选了一则写人的细节描写,题目是《影子小插曲》,选用了故事中一个真实的道具小熊,有关学生义捐的事,我们小组中的一个女老师捐了20元,当我读到这里,教师又自发地响起了掌声。我很激动,随机启发学生这个细节表现什么,学生很自然就得出了表现人物的品质。我于是得出结论:细节源于生活,细节见真情,细节见品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后用大屏展示了什么是细节。细节是描写三种方法:1.选好典型细节。2.调动多种感官。3.锤炼传神语言。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环节,我砍掉了,留下了一点遗憾。但是我又设计了情境,把它布置成作业了。
  整个课堂大家都在品等交流的氛围中进行,在民主中得到结论,这课堂既学习了知识,又提升了写作,让人难以忘怀。
  从这节课我认识到了:传统教学往往将教材看作是学生学习的惟一资源,过分强调学生多教材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规范控制着整个课堂,很少有教师根据个人的知识以及通过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
  叶圣陶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个例子,为什么不能够换个学生更容易理解的例子呢。合理有效的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做到资源共享。合理的运用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陶行知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
  总之,教学是一次师生思想碰撞的过程,教师有效教学能使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会催生新的“火花”。最终冲破“预设”的攀篱,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5/1/25 17:17:43
  • 【点击频次】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