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作者】 蒙金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贵州省都匀市甘塘中学 蒙金龙

 

 

  【摘 要】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讲究科学,更需要讲究艺术,必须要溶入教育者健康的情感。情感的无节制或情感的滥用,肯定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关键词】 数学学习;情感;情感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多年来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社会进步越来越快的今天,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他接受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包括塑造性格、品质、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但是,往往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却忽视了一个很大的教育环节——那就是情感教育。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有识之士己看到了“高分下的危机”:喜欢数学的学生不足四分之一;数学“尖子”并不愿意报考数学专业;学生学了扎实而系统的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并不多……这一系列现象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从中不难发现,这与我们教学中不注意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是分不开的,而人才结构的缺陷恰恰表现在缺乏数学的直觉意识、幻想与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情感因素较重的方面。
  一、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遵循的原则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需要讲究科学,更需要讲究艺术,必须要溶入教育者健康的情感。情感的无节制或情感的滥用,肯定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但情感的缺乏,则尤使我们难于摆脱工作被动与无效的困窘。因此,在数学情感教学中,我认为应遵循以下三条情感教学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操作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使教学在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能力加工状况,而且还要关心学生接受信息,努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学内容。
  2.以情施教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的良好情绪状态;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三是教师要善于情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
  3.师生情感交融原则: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师生间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怀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来促进师生间人际情感交融、学生间人际情感交融。另外,教师要重视课堂外师生交往活动,促进师生情感的积累。
  二、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根据情感教育应遵循的三条教学原则,在数学课堂中进行的情感教育,寓教于乐原则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以产生快乐的情绪,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我们知道,教学内容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的经验,并按社会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体系,加以组织。而求知需求是个体产生的,反映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观要求,这种需求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有梯度的问题,针对性地安排某些学生回答;布置作业不仅量适中,而且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例如,在几何“引言”教学中,按课本内容讲,直接指出“几何学是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间相互位置关系的一门学科”,这不会引起他们快乐的情绪,因为他们并没有研究物体形状、大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求知需要,他们甚至不理解为什么现在要学习几何?这时就有必要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合适的做法是,先提出问题:为什么篮球架要造成三角形的?为什么折叠门要造成四边形的?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了解几何现象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索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秘密的求知需要,并渴望教师告诉他们。这时,再引出关键“这些都是几何课上要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会逐步学习到的”。并进一步指出,几何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看来,几何课似乎能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便怀着快乐的情绪听课,从而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情感。
  三、以情施教原则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数学好玩”,这是在数学家大会上唱响的至理名言。哲学家康德指出“兴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兴趣滋养着促进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条件。”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的获得发现的快乐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计累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材中所选取的素材既有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有时代气息的问,,也有思考空间的预留等等。这种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产生乐学、好学的内在动力。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数学知识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曾留下不少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如果能好好利用,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几何课中,结合教学,做二些投影片或教具,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做一做,在教学中学生编写不同类型的应用题,写数学小论文,既培养了能力,又增加了趣味。还有通过讲解祖冲之研究圆周率、陈景润勇探歌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自学成才`……,我国古代“百鸡问题”、“韩信点兵”、“猴子分桃”……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轶事趣闻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还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肌体,而不是一具干枯僵硬的躯壳。
  四、师生情感交融原则在情感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依恋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之一,表现为要求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照料和爱抚。学生在校,他们不仅希望教师给他们知识、技能,而且一也期望教师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这种需要在学困生身上表现得较强烈,甚至成为他们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源泉一一努力学习是为了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认可和赞许。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师生间的人际交往,尽量满足他们的依恋需要。
  初中学生的自尊感强烈,为了维护自尊,可以不顾一切,在自尊感的驱使下,同一学生的行为前后会判若两人。在教学中我尽量注意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平等施教,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努力倡导师生共同探讨、互相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理解需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基本的社会性需要。学生有日益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各方面不成熟,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有一种不确定感,特别需要从成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同情、支持、赞赏,从中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确信感。
  本文提出了情感教育的着手点途径和具体策略。本文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应该遵循寓教于乐、以情施教、师生情感交融的原则。总结了教学实践研究取得的成效并得出结论: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走向融合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核心。
  参考文献:
  [1]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吴宪芳,郭熙汗等.数学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刘新求,张卉.探讨培养数学情感的心理学规律[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丛立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普遍影响[J].教育研究,1985,(4).

 

  • 【发布时间】2015/6/24 11:27:09
  • 【点击频次】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