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者】 吴俸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道达小学 吴俸金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若一堂课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那这节课算是失败了。爱好和兴趣相铺相成的。有了兴趣就会爱好,爱好它就会产生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般地说,人类对韵律、节奏、语言和美的感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较之数学来讲,学生更感兴趣,而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常常使学生难以理解,对数学望而生畏,因此不容易对数学产生兴趣。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提出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理趣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在每一节课刚刚开始时,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我创设了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面,让他们知道在生活中有数学知识。这堂课,我首先问同学们,你们最爱看中央电视台哪个台。根据大多数的回答,就放了少儿频道的预告节目的录像。然后,让学生找出每个内容的播放时间。由此引入新课。在感受一天24时的时候,在放一天每个时段的生活情景了解每个时段在做什么?然后进行比较。有效地唤起学生对生活,对知识的追求。又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在黑板上写出1,然后问学生,它们相等吗?学生回答相等。我又问,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起来?学生回答:用等号。之后我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上1个0,第三个1后面添上2个0。然后又问学生它们还相等吗?学生回答:不相等。最后提问:你们能用什么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这样学生就会有一颗好奇的心,积极探索的精神。使之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在活动中激发求知兴趣
  1. 在实践应用活动中生趣。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小数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先到商店里了解商品的单价,让学生解释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学中的小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2. 在操作应用活动中生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先让学生动手画图,用眼观察并比较大小,再动手计算。再如用不同的两块三角板拼成出不同的角度,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手脑并用,发现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3. 在情境活动中生趣。数学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由学生出题,教师与学生比赛,看谁判断快,学生对教师的“秘诀”产生了兴趣,迫切想要了解,强烈的求知欲望已经成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设计情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4. 在课外活动生趣。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非常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给学生说明很多活动都和数学有关。如长跑、短跑活动,是数学知识中的行程问题,等等。使他们在活动中探索教学规律,发现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又如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小知识,如古老的数学计算方法、数学符号来源,数学家们的生活片断、诗歌中的数学,让学生领略数学的丰富世界,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
  三、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课堂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我在给学生上《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有位学生说“百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我适时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举出实例或证明或驳斥这一观点,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了百分数分子可以为整数还可以为小数,并运用这些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有的同学举例“今天我们班的出勤率为98.5%”、“在一件毛衣中,羊毛的成分可能为80.5%”等等,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学生们还得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大于一百,可以为0等等。在讲《圆的认识》一课时,去利用多媒体演示一组画面,圆的车轮、圆的飞碟、圆边的餐具等等,有个学生小声说“怎么都是圆的?”我抓住这一思维亮点,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在颠簸的行驶,方边的餐具不方便使用,而且容量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只有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四、在激励中促趣
  有人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一次次的成功就会给学生带来无限喜悦和美好的憧憬,从而可不断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1.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应设计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如7□5>839,□里可以是(   )。又如5/a,当是真分式时,a可以是(    );当它是假分数时,a又可以填
(  )。对于差生只要求能够填出几个,对于中等生能够全部填出,对于优等生应概括出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这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积极评价,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小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激励性评价。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九暖,冷言一句三伏寒。”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切莫让自己的评价使学生对学生数学失去兴趣。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喜爱上数学。

 

  • 【发布时间】2015/6/24 11:31:47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