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作者】 阮海彪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广西陆川县第三中学 阮海彪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新课程对教师“教”生“学”的理解同原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化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特别是处于条件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还在教师不停的讲中进行学习。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 教学;观念;氛围;阅读;预习

  一、教师教学观念要转变,培养学生自问意识。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学生,这些都是我们培养学生自问意识的最佳优势。然而,这些最佳的优势能否有效的利用,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师生关系。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教师高高在上”的观念仍根深蒂固的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认为是对老师不敬、没有好好听讲、或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学生能学不能问,会学不会问,只学不问,更谈不上自问意识了。相反,如果教师能转变教学观念,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学生自问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创设开放,充满活力课堂氛围。 1.以问题情境的唤起课堂的生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但是,教师要引导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的去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说:“我觉得课文叙述家庭背景这段内容应该删去,因为这段的描写与课文的标题这两者之间不太吻合,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这下学生大脑里的思维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有学生点头表示赞同,更有几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有学生说这段内容与课文中心是吻合的,因为作者在课文中对家庭背景的描写是为了给课文渲染一种凄惨、暗淡的氛围,这与课文凄惨、暗淡的感情基调相吻合,因此此段不该删去。一个巧妙的问题,就能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2.以合作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
  三、客观地确定评价目标。 恩格斯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能达到或者学生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信心,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自问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其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并及时的加以肯定、鼓励、强化,以保持其自信力,发挥创造潜能。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进行分层次的训练。例如,我在教学《背影》一文时,对分析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请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设置几道问题分析题;而对所谓的中等生及学困生则降低了标准:请根据你对课文某一方面的深刻认识设置二至三道问题。这样既满足了优秀的学生需要,又照顾了其他多层面的学生,从而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会因目标的实现而获得成功机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而后教师再逐渐提高要求,再制定目标,使其在能够获得成功机会的学习环境中不断进步,达到培养学生自问意识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因此,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思维的训练,关键点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鼓励学生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我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中心时说:“课文的作者为我们虚构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图景的目的是表现他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局限性,同学们认同这些观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认为他这是以一个文人的方式来唤醒人们早已快对美好生活失去信心的心,还大家一片安宁的土地。”有的说:“我深深为陶渊明的勇气所折服,他不像现实中的某些人只知逃避责任,要知道他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啊!”有的说:“我从陶渊明身上读出的是一个进步思想,积极思想,先进思想,一个积极进取改变现实的伟大文人。”作文教学中,审题时提供有思考价值的材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去思考,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意。总之,个性思维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自问意识形成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常常就会听到学生耳目一新的理解和见解。
  五、加强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是语文学习中的第一个环节,是语文知识的起点。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体念、自我认识和自我鞭策,取得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扩充课堂学习的内容,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预习可分为:(1)对整个学段语文学习的预习;(2)对整本语文书的预习;(3)对一个单元语文课文的预习;(4)对一篇课文的预习等。教师培养学生应着重加强学生平时对文章的预习,它包括:通读全文(通读课文和注释、课文之前的预习提示、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初步熟悉课文);认识生字词(发现生字词和寻求解答);思考问题(用圈、点、勾、划、写的方法,标出和记下自己的体会);记录存疑(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以便带到课堂上解决)。学生在预习中思考、提问,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就会让学生一种深入读书学习的期待和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自问意识。
  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是永无止境的,社会需要的已经不是“书呆子”,而是会学习的人。作为21世纪的教师,我们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发布时间】2015/8/31 16:23:01
  • 【点击频次】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