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例谈

 

【作者】 潘 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政治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例谈

 

山东省郯城县第一中学 潘 金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能力的载体。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对学生都提出的较高能力要求。知识与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所以学科能力的养成要以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为基础,离开学科知识谈学科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实践证明,学科能力的形成源自对知识细节及其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因此,对知识进行细致入微的有效梳理,建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达到一个更高层次,也会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堆砌和积累,而是要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做到从现象到本质地把握知识结构,领悟知识内涵。因此在建构学科体系时要遵循一定的学科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笔者在教学的实践中,尝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阶段,总结了一些建构学科体系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成绩。
  一、宏观建构法
  宏观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就是指立足于学科各大模块,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思想体系,建构全书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想,产生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抓主线──宏观领悟
  知识面是由许许多多的知识点和知识线有机联系而形成的知识层面。我们要在点线学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或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中划分出若干层面,做到“纵横”延伸和辐射。从纵向来说,就是要抓主线,以某个核心为主线从宏观上把经济常识的八课内容、哲学常识的四大块内容和政治常识的五课内容分别融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分块面──建构体系
  高中政治学科教材知识从其具体内容看可分以为三大块: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在这三大块中,每一块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如:经济常识可分为基本理论部分和具体知识部分,基本理论部分又分为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互联系的三方面,具体知识部分又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对外经济关系等几个方面。哲学常识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四大块。政治常识可以分为国家制度、政党制度、三大政策(民族、宗教、对外)等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可进一步细分。将教材分割成这样一些块面后,一方面要把握每一个块面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其融为整体;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同块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在更广阔范围内建构知识体系。
  3、扣核心──纲举目张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教材中最基本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的内在要求。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就是由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构成的。在这一系列相关概念中,应注意抓住核心概念,从中引出一系列的知识链接点。如商品作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概念,可引出如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流通、货币的产生、价值规律等一系列知识点。又如实践作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核心概念,可以带出它与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论、科学理论、真理等内容的关系。
  当然,利用核心概念发散形成知识图表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刨根问底”法,即根据某个核心概念,不断深入地提出问题,形成问题群、问题链,在反复和深入地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二、中观建构法
  中观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就是指以概念群、原理群为基础,在更高层面上寻找知识板块间的脉络线索,实现知识系统内部的优化,建立该板块与其它知识板块外在的联系。即通常所说的内优外联、纵向提升、横向拓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1、抓标题──编织网络
  高中政治学科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的一个特点是,每一课都有三级标题:课题、节题、框题。其中高三政治常识教材在框题下面还设有一级黑体字标题,我们称之为目题。这些不同级别、层次的标题本身就体现了教材知识的逻辑关系。如果说课是一个集合的话,那么节、框、目就是这个集合中的子集。
  2、重逻辑──一网打尽
  对于一个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个相关知识要素的记忆,而应该找出这一知识点相关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要求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形成基本线索。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通常可以通过抓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环节,从总体上构建这一知识点的逻辑框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问题为中心建构学科知识体系”。
  三、微观建构法
  微观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就是依托概念群寻找知识之内的纵向与横向联系,结成一个上下联通、左右衔接的知识网络。具体而言就是从某一概念出发,寻找这一概念上位的知识与下位的知识,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或立足于某一概念,寻找与此概念的相关概念,建立起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讲对应──由此及彼
  政治学科教材知识体系从其构成要素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概念:如商品、物质、国体等;二是原理或观点:如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和方法论、国体与政体关系的原理等;三是材料:主要是在教材中用楷体字表现的一些事例、名人名言和漫画等。在这三大部分内容中,有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普遍性的概念原理与具体问题之间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在学习中,要注意抓住这种对应关系,由此及彼,来构建教材知识体系。
  2、讲类比──触类旁通
  政治学科尤其是哲学有许多概念具有相同或相通之处,在学习时可以把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类比,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效果。
  3、列图表──简明扼要
  列图表就是把相关或相对应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图形表格反映出来,使知识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简明扼要地呈现于眼前,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完整、准确、系统地把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
  总而言之,学生的能力只能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显现出来。因此,以“能力立意”的政治高考,不可能离开对学生的知识考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准确、全面、灵活、系统;要突出主干知识,注意核心概念,做到“点成线,连成面,结成网”。要进行知识梳理,科学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
  以上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建构法,归结起来就是“抓点、连线、织网,打通界限”。当然,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是各个方面有机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把它们分割开来培养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固然要构建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来记忆理解知识,但若要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仅有这是不够的,还需提高学生学科方法等多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才能提升。

 

  • 【发布时间】2015/9/22 12:34:32
  • 【点击频次】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