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之我见

 

【作者】 岳彩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之我见

 

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藏民小学 岳彩云

 

  【摘 要】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以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中强调: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观察、猜测、操作、交流、探究,从而产生“好奇心”、“异想天开”、“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等创新的“火花”。为此,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思想,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课堂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大胆更新教学理念,更要有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要创新,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以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如: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主要内容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作为老师,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误,承认学生智力的差异与不足。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落实到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细节,这就要设计出能真正体现学生创新发展为本的教案。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包括培养学生自学的基础(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便于学生运用与迁移),自学的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能举一反三,会筛选、归纳、运用、生成信息),自学的人格品质(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观察力、坚韧性、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进而学会做人,形成独立、自尊而又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法国科学家贝尔纳曾指出:“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教师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教师还应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创新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不论成功与失败,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及鼓励,及时帮助尝试创新失败了的学生找出失败的原因,重新再尝试,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教学观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没有教学模式、方法的更新,课堂教学效果同样不会令人满意。
  三、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推动人不断深入地钻研,勇攀高峰的是持久而稳固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稳定的创新情感对其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同时,在师生共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四、突出“主体”地位,激发求知热情
  现代教育观认为,在教学活动这一特殊的认识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以操纵者、主宰者及真理拥有者自居,形成家长式、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这种定势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因此,要发掘学生的创新、创造潜能,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状态,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讲堂”变成“学堂”,把“听课”变成“做课”,让学生去思索、去感受、去讨论、去畅所欲言,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从而激发起求知的热情,踊跃尝试探索,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得到最大的开掘,创造力将得到最大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种”,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勇于在老师的“旁敲侧击”下独辟蹊径,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勇气,只有这样,我们的“树人”工作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0/16 11:09:50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