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成绩测评模式探讨

 

【作者】 石正恒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成绩测评模式探讨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三联小学 石正恒

 

  新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测评只凭一张考卷的分数来确定学生的语文成绩,弊端甚多。考试之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分,总是像撒大网那样出大量的复习题给学生做,学生的负担很重,这种依靠“题海战术”来求得高分的做法将会带来高分低能的不良后果。其实考试是教学的延续,其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考核,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我认为通过一次笔试定优劣的做法既不能准确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测评模式,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全面衡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环节。
  一、构建语文学科测评目标
  测评目标:淡化不正常的分数竞争,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营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进取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的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性。
  二、语文科目测评形式及内容
  测评的形式应多样化,应让学生动脑、动耳、动手、动口。采用平时考查终期考查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测评改革的重点是内容的改革,而内容改革的方向是综合测试,我认为语文学科的测试内容应包括听、说、读、写及学习习惯等项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学习习惯、朗读能力、基础知识、阅读分析、写作等诸方面。可分三次完成测试内容。
  1、把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持之以恒,发展为种责任心和事业感。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写好规范汉字。小学阶段,除了要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外,还要打好写规范汉字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从来就十分重视写字教学,并以此训练学生的学习行为。当今,由于电脑的迅猛发展,人们愈来愈不注意书写质量,为了纠正这种不良现象,我认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教学生的练好字,只要字练好了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所以,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逐步形成科学的考试观,加强考试的教育功能,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首先应看学生的书写是否规范。可这样评定:平时作业的整洁程度(占总分的10%),终期试卷的书写规范程度(卷面分1——3分)。当然培养良好习惯,写字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但还有其它方面,如预习、听讲、平时作业质量、按时完成作业、坚持课外阅读等都应列为测评内容。
  2、把朗读能力的高低列为测评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等起着其它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作为发挥着导向功能的测评,我认为应把学生朗读的能力作为测评内容之一,主要采取平时口头测试的方式,分值为分,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终期考试分值减少。由于前两项内容在平时考查中已占有—定的分值(30%),所以在终期测评上应变原来的100分类70分,具体可按这样的比例:基础30分,阅读分析20分,作文20分。
  三、构建素质教育的评分办法
  采取等级评分的形式,等级的设置和评定学生成绩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评定要从以上所述内容的几个方面确定(把三项考核结果加起来)对考核成绩可根据百分制的分值折算成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80-89为良好,60-79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学生在平时作业和考核时有创见或显著进步的应适当提高等级。
  总之,语文学科的成绩测评成绩可以分等级评定,等级评定要与评语相结合,评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对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表现出来的突出优点和进步,要用简短的评语予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表扬,以激励其不断进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要予以提示,指点和帮助。

 

  • 【发布时间】2015/10/16 11:14:17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