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

 

【作者】 王宏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 王宏芳

 

  【摘 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快乐体育是重视每个学生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乐观向上的锻炼意志。
  【关键词】 高中体育;呵护;赏识;兴趣;乐教

  高中体育教学实施快乐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启发学生的体育活动意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知识和锻炼价值,充分体验运动锻炼的乐趣,为学生今后走入社会,适应、满足社会需求,打下基础。
  一、关爱学生,激励教育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塔。爱能使学生处在自由、民主、开放和谐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发展智力,提高觉悟,健全人格。关爱的方式决定关爱的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课、学其技。
  师生关系和睦,教育充满乐趣。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爱学生是做教师的先决条件,优秀的教师都注重用爱心接纳每个学生,用诚心激励每个学生,用爱心倾听每个学生,用爱心赏识每个学生,用爱心评价每个学生。
  教师关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生活,关心学生成长,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关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维护学生权益,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美教师张丽莉说:“我周围的前辈们告诉我,教学生就像种庄稼、浇浇水、驱驱虫、施施肥、用心栽培,不可着急,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你要做一个有高尚德行的人。这时,我终于明白,其实,我该成为这样的老师——既有思想,又有信仰;既有学问,又有品行;既懂得爱,又会爱;既能春风化雨,又能润物无声……”
  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教育就是激励,就是肯定,就是叫人成功!因此,对中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我们常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完全说明激励的重要性。激励需要艺术,激励语言体现着体育教师的睿智,灵活得体的激励语言能促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激励教育,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教学艺术。能够加强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目的。现在的体育课不仅要注重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而且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能力。
  教师对学生关爱备至,产生超强的感染力,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率,这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更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奏。尊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锻炼意志,加强正能量。深入学生,与学生交心,辛勤浇灌万朵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学生在学习分腿腾跃时,由起初不敢踏板起跳,到能积极主动地踏板起跳,就是一个进步,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不错,很好,进步很快啊,再勇敢一点会更好!”教师激励的美言,犹如学生学习的兴奋剂,甜蜜蜜、美滋滋、乐融融。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二、优化教法,注重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也迫在眉睫,需要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等综合素养,结合实际情况创造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只有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要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应从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学生的学法、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条件上考虑,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效体育教学需要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才能促使学生主动锻炼、自觉参与、积极运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很多,如:讲解示范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评价法、游戏等。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例如:上排球课时,可让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举行垫球比赛,最后以小组的总成绩来判断比赛的输赢;上短跑课可以用探究式教学,探究:“如何才能跑得快”“跑速决定于步频和步幅”“发展步频用什么方法”“发展步幅又用什么方法”?然后进行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车轮跑、上坡跑、下坡跑等多种跑的专门练习,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方法、作用和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注重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锻炼兴趣,才能发挥各种不同教学方法的长处,实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增加体育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快乐学习,关键是体现自主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会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逐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单一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演讲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创设一种“做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达到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从而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
  三、以人为本,寓教于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吸引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探究欲望。
  现代高中体育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快乐体育放在首位。体育是对学生以健全的人格教育、身体教学为目标的一种体育教学思想。让体育以情感教学人手,个人健康发展需要出发。其核心是把全面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面向快乐体育视为自身的目标,强调情感、兴趣、创造和能力的培养,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以达到使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主动锻炼身体、掌握知识、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不是追求单纯的快乐和心理满足。体育就是“寓教于乐”,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教学形式。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锻炼不如让学生主动锻炼。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技巧,让学生爱上锻炼,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体魄.才是开设体育课程的目的。因此,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体,多给学生肯定、鼓励、启发、引导、比较、自信,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创新需要大体育教学观——开展快乐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多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条件。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创新。这是现代教师的进步,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捷径,新课程理念改革的核心。
  体育课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跑、跳、投,又有技巧,还有游戏等。体育的魅力在于竞争性和游戏性的比赛,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教活教材,让学生感受运动的魅力,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总之,快乐体育是以体验运动快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的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归宿。“生命不息、运动不止”,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体育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强身健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卢东;浅谈如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7期;
  [2]刘平江、杨铁黎、赵立;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模式[J];体育学刊;2014(01);
  [3]邱忠良;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手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4);
  [4]张素芳;让快乐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J];学周刊;2011年35期;
  [5]王光炎;转变体育意识——体育终身化的关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6]潘家志;怎样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2(4)。

 

  • 【发布时间】2015/10/16 16:46:04
  • 【点击频次】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