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 卡先多杰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同德县城关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 卡先多杰

 

 

  【摘 要】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当今社会和学校的显示环境和现代生活方式深刻影响初中数学者的数学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
  【关键词】 创新意识;合作学习;讨论式;数学美

  一、当前学生对初中数学的认识
  以下是现在初中学生中十分普遍存在的一些观念:
  “数学单调,枯燥,乏味,只有书呆子才会喜欢数学。”“数学与日常生活毫无联系。” “学习数学的方法就是记忆和模仿,你不用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搞懂。”“教师所给出的每个问题都是可解的,我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不够聪明。”
  显然上述观念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例在初二数学统计初步教学中,习题:样本10、9、8、12、11的方差为;学生会解题,并把答案做对。但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学生只知道死套书中公式,不知其真正意义。
  上述的事例清楚地表明错误观念对“数学学习”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观念是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
  二、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识
  “数学教学主要是打好基础,因为考试主要靠基础知识,考不出创造性” “数学教材和教学不必讲究‘趣味’,主张讲清讲透和大运动量的习题‘苦练’,“数学不必讲‘应用’,那是‘实用主义’和‘短视行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解题’教学,目的在于获得考试高分。”
  ?? 以上各点,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出发点是为了考试忽略了“兴趣”、“探索”、“创新”、“应用”等层面,只强调数学教学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功能,却贬低了“数学的美学”功能,忽视在理论构造、概念更新、方法选择、实际应用、哲学思考等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三、新时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设想
  1、素质教育必须呼唤合作学习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提高一般科学素养与社会文化修养,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在这个意义下对结的研究、探索、发现的过程会显得比结论本身更为重要。由于“结论”、“知识”可以传授和灌输,而素质、能力却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在实践中养成,“过程” 只能由学习者自己去经历,智慧和才干也只能由学习者从自己的经历中形成和发展。应此,“讲授式”和“满堂灌”不灵了,应代之以在教师的“主导”下,自己去建构,自主地学习,而学生的学习又需要与媒体、同学间的交流,因而就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主张。
  2、讨论式课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较好形式
  怎样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如何为它们创造这样的机会?这里边有很多工作要做,而基本的一点是采用讨论式课堂是有效的教学形式。
  什么是“讨论式课堂”?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课堂讨论,也可以分配指定人“主讲”,大家进行评论质疑。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着重挖掘数学自身的规律,用于启迪学生思维,挖掘数学美的因素(对称、统一、奇巧、新颖、意外、平凡中之不凡),使数学富于情趣;师生共同参与,一改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颠倒局面。在这样的课堂上,洋溢着宽松和谐的气氛,交流见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在教师主导下的讨论式课堂。教师通过备课、教学设计,做准备是可以的,但是真打实战的学习研究过程,是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排练的。然而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却是按封闭的简单机械系统加以控制的。讨论式课堂呈现某种“无规”。因此,教师也必须随机应变,对讨论进行临场控制,进行恰当的、必要的引导、建议,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设想
  第一,针对课堂讨论中出现的种种现象采取相应对策。如,“讨论不起来”、“不会提问题”、“不敢发言”等,是学生在“传统方式”教学中形成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学法培训,逐渐培育敢争善辩的学风来解决。
  第二,数学的课堂讨论,数学的教、学、研于一身,就必然呈现出数学研究发现的特征。为此,教师就要通过教学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设计好尝试性问题,使得它既能吸引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又能贯穿本课教学内容,成为讨论之纲,并从对它的探索求解,获得应有的东西。
  第三,新时代数学课堂教学的特征还有很多方面。比如,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如“数学可视化”的研究,使人们能看到抽象的数学),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一体化”等,教师自己应加速进行知识、观念、技能的三项更新。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有利于学生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不懈的追求。即使学生离开学校后会忘记数学知识,但留在心中的数学观念是永恒的,这是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明星:《教师工作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
  [3] 郑君文、张恩华:《数学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4]朱玉如:《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江苏教育2002

 

  • 【发布时间】2015/10/16 17:12:09
  • 【点击频次】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