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 杨志建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议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三团学校 杨志建

 

  【摘 要】 朗读是一门艺术,既讲究方法又讲究技巧。由于我们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口里,学生的方言严重,给老师教学带来不少麻烦,我从1、教师做好范读,激发学生兴趣.2、多鼓励表扬学生的朗读. 3、要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要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这四个方面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生;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门艺术,既讲究方法又讲究技巧。朗读课文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3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起到鼓舞人、熏陶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的作用。我们学校的生源主流是农场孩子(打工子女多),学前教育普遍较差,加上学生很多来自老家,地方方言重,学生的普通话普遍不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特别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教学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做好范读,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情况与老师作比,激发起他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老师的范读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只有教师那充满激情的范读,学生顿悟后的品读,只有发自内心最真实情感的和最自然流露出的诵读,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如何做到声情并茂的朗读,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更需要老师在课下要做很多的功课,就是所谓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老师不能觉得自己已经教了几轮了,拿着课本就进教室,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如果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教师在进课堂之前自己应该先备教教材,自己先对课文的背景、课文所想表达的感情,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听出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特别像《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朗读得平平淡淡,甚至结结巴巴,那就无法表达出作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以及赞美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美丽。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自己必须首先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和熏陶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朗读的真正乐趣。
  二、多鼓励表扬学生的朗读
  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声,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朗读上进行恰当的指导、点评和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激励的方式形式可以多样,如低段学生好表现,朗读好的学生贴小红花、奖励一支铅笔,一个本子,中高段学生大多有了害羞的心里,那就多用语言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等等,只要老师的激励措施用的恰到好处,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的老师会说:“一旦鼓励多了,往往课堂就会很乱,到处都是学生举着小手,高喊着‘我,我,我。。。。。。’”我觉得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切忌大声呵斥,这样很容易挫败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是愿意看到到处举手的课堂,还是鸦雀无声的课堂?朗读一旦成为一件学生很喜欢的学习活动,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朗读的热爱,朗读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要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朗读能力的高低,与朗读者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紧密相关,只有对文章的思想内涵有了深刻的领会,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朗读时才能做到声情并茂。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他们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模仿和重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例如朗读《“东方明珠”》一课,首先应使学生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及其美丽繁华和历经百年沧桑,抖落掉历史的尘埃,翩然回归祖国。从而理解香港回归是祖国经济强大、国力增强的表现。从作者对香港美丽繁华的描述中,体会到作者对香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热爱香港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朗读,就会收到更好的朗读效果。
  四、要掌握朗读的基本技巧
  朗读的基本技巧有:如重音的处理、节奏的把握、语速的变化,句中,句末及段落之间的停顿等等。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两篇十分抒情的课文,朗读时应根据作者感情的层层深入确定关键句子的重音、节奏和语调,读出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美丽。读出作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再者,重点段落必须着重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课文的中心思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如课文《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作者以诗化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缤纷色彩,丰收景象和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这是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与文本对话时,让学生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课文所描绘秋天的雨和秋天热闹非凡的丰收景象。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拟人句,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秋天缤纷色彩的美丽和丰收热闹的景象,读出作者当时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之情。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技巧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依据教学内容,抓住重难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彼此交融、互动学习的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5/11/25 17:59:43
  • 【点击频次】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