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留守儿童不再寂寞

 

【作者】 郑文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留守儿童不再寂寞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那潭小学 郑文英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大批农民都告别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告别了温暖的小家庭,外出打工“淘金”。他们怀着致富的梦想,无可奈何地把“掌上明珠”或“小皇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或孤独地留在家里。从此,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便开始感受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享受到平等教育机会的责任,应该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温暖。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
  一、建立档案,多沟通。
  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首先要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他们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同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二、用心关爱,多开导。
  许多教育家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亲人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我在时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方面加强教育开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三、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健康。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时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有的性格怪异、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他们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注重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心理障碍,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建立亲情电话。
  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建立亲情电话,经常和父母进行电话沟通。亲人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对孩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时候,孩子的需要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供给往往为子女的越轨行为制造了温床、提供了条件,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父母应转变心态,更多地注重与子女的感情交流和心理沟通,从精神上关心子女的发展。
  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必须对学生充满信心和希望。学生年幼无知,天真活泼,心灵纯洁,好像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要相信学生最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相信学生有培养前途,学生是能够培养教育好的。否则,对学生不相信或信心不足,认为学生“没出息”、“不可救药”,并经常流露于言谈,表现于行动,势必会影响到对学生的信心,动摇培养学生的决心,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留守儿童一般在祖辈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留守儿童的生日宴会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浇灌,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有出息的。只要大家多给他们一点爱,他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精彩。我真心的希望社会、学校、家庭多给他们一份关爱。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寂寞,多么渴望亲情的关爱。他们同样的天真可爱,同样憧憬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携手为他们创造一个快乐的儿童乐园吧!

 

  • 【发布时间】2015/11/26 17:45:00
  • 【点击频次】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