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让复习课成为学生乐学的精彩课堂
让复习课成为学生乐学的精彩课堂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江西街乡中心校 杨 治
【摘 要】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课是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归类复习,使学习过的知识更加深刻,达到温固而知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以如何上好复习课提出四点做法,在课堂上发挥教师期待效应的作用,增强学生复习自信心,激发学生投入复习中去。同时,教师要加强优化教学设计和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在复习中实行激励评价,让学生收获复习的快乐,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关键词】 激励效应;优化设计;激励评价;巩固提高
复习课是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归类复习,使学习过的知识更加深刻,达到温固而知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巩固学习新知识,教师很重视课后的复习工作,将复习工作做好、做得更扎实,让知识深深铭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正如人们常说:“平时的数学教学是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那么如何才能把这片“林育”好呢?笔者不揣浅陋,在这里谈谈上好复习课的四点做法。
一、发挥教师期待效应的作用,增强学生复习自信心
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比较枯燥的课堂教学,说白了就是“炒冷饭”。学生在课堂复习时感到很纳闷,所以,教学在复习课上,教师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积极投入复习。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明确复习的重要性,因为每天都学习新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就有可能遗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只有做到经常复习,认真复习,才能将学习的知识得到提高。但是,在复习过程中肯定遇到不少的困难,有的学生可能失去复习信心,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进行复习,鼓励学生的信心。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的暗示、态度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也就是说,教师要挖掘学生的特长,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积极复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让他们树立复习信心,
例如有一个小燕的学困生,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差,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好,复习也没有用的。于是,教师鼓励她说:“小燕同学,其实你不是差,你只要认真复习,成绩一定比很多同学好,一定中等水平以上,因为教师发现你平时爱思考,有事经常问老师,这是你的优点,只要你将这些优点放在复习上,认真进行复习,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由于他得到老师的鼓励,他的自信心满满的。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认真复习,老师发现有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他,增加复习信心,更加积极复习。最后在期终考试取得很好的成绩。事实说明,教师的鼓励是增强学习复习的信心,是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二、优化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然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所以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思考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复习的兴趣,这样要求教师对复习课进行精心设计,让复习课成为学生乐学的课堂。
例如上一年级《位置》这单元的复习课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前是这样设计复习的教学环节:以童话故事作为背景,勇敢的王子在小精灵们的帮助下,救出公主的故事。小精灵们个个踊跃参与,开动脑筋帮助王子走出困境。在这个过程中,王子遇到的困难就是这个单元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由于这个生动有趣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沉浸在快乐学习中,不知不觉将复习内容掌握了。又如上四年级《简便运算》的复习课时,教师让学生当主角,让学生当上“小老师”,站在讲台给同学上课。上课前一天,让“小老师”认真“备课”,学生在认真备课时,教师在旁边给予帮助。上课时,台上的“小老师”认真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所学的知识,先以提答的形式进行复习,“小老师”向同学们提出:“简便运算的方法是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回答,课堂洋溢了积极学习气氛,台下的学生认真听,并进行动笔进行练习,由于加强训练,学生加深对简便运算的深刻理解,并运用到解答问题中去。接着“小老师”出示练习题,并要求学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老师给予奖励,于是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拿起笔进行计算,结果很多同学们做对了,得到老师的表扬。由于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动口、动手、动笔的训练,学生不但巩固知识,而且提高他们复习知识的质量。
三、利用生活资源进行复习,提高课堂复习的质量
教学环境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若能加以善用,复习课也能上得精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教师利用生活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复习,让这些生活知识与复习有机结合,更好地加深和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效果。
例如上一年级《认识人民币》复习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教师把教室布置成为“商场”。学生从家中带来了各类的物品,然后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卖场中的角色由学生扮演,有的学生扮演“买家”,有的学生扮演“卖家”。买卖开始了,学生们很自然投入到自己的角色当,买家不仅懂得了买商品,而且还学会讨价还价。卖家当然也不肯吃亏,小心收钱和找零钱,担心自己算错数,一片热闹的情景,好像真实的商场一样。下课铃响起了,同学们迟迟不肯下课,他们还沉浸在“买卖”的活动当中。教师说:“同学们,你们通过这样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特点和使用吗?”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我们学会人民币的使用,原来人民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怎样进行计算,学会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提高。”又例如上四年级《角的度量》复习课,让各小组的成员围坐在一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复习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较为积极的学生,这些学生可以充当小老师,指导组内学习困难的同伴,经过同学们认真的复习,他们很多知识得到巩固的提高,一些难题也能得到解决,一些知识也加深理解,复习质量也得到全面提高。
四、课堂复习实行激励评价,让学生收获复习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搭配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教师在复习课上要利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对学生在复习上有独特见解的要及时表扬,增强他们复习的信心;当学生在复习时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帮助他们寻找解答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信心和自信,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收获成功的快乐,提高复习的效果。
例如上《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进入总复习,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百分数的意义?”很多同学争着回答,教师有意让这位后进生小东回答,但是,他回答不是很流利,这时,教师一边鼓励他,一边引导他,最后终于回答了。这时,教师抓住这个机会,表扬小东同学说:“小东同学,你在学习中克服困难,在老师的引导下,你终于正确回答了,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鼓励他。”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接着,教师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由于小东据理力争,积极性很高,于是让他在黑板上进行计算,经过他认真计算,终于做对了。这时,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掌声。由于小东同学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他的学习信心增强了,其他同学不甘落后,更加积极学习,争取得到老师和学生评价。于是,教师又出了一道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经过同学们认真计算,很多同学都做完了。教师在检查时,发现一位小潘同学的解答过程很特别,于是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小潘同学这种解答过程,虽然与书上教的方法不相同,但是答案是对的,这种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精神很值得学习。”这时,教室热闹起来,争着对他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说:“他的计算方法很特别,很有超前的意识。”有的学生说:“他这种勇于创新的很值得学习。”有的学生说:“太有创造性了,太棒了,你是我们的偶像!小潘加油!”事实证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对复习内容早已失去新鲜感,所以在上复习课的时候,教师更应巧用评价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体现成功喜悦,更加激发学生认真复习积极性,在复习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上好复习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在复习时,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加强对思想教育同时,明确学习的目的,做到在困难中求上进,在复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并将知识进行归类,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使复习课事半功倍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
(苏)苏霍姆林斯基
[2]《名师课堂经典细节》 江苏人民出版社 詹明道
[3]《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加强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复习能力》 《教学与研究》 2010.6
[5]《科学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益》 《教育研究》 2001.11
- 【发布时间】2016/6/22 16:04:39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