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谭钦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川省邻水县子中乡中心学校 谭钦佑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劳动的场所。劳动的成功,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决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谐、互动与合作的程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从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实施愉快学习;发扬民主,唤起成功欲望;开展活动,增加课堂情趣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师生共同营造和谐、互动与作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与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快乐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呢?笔者在多年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不懈的尝试和探索,谈谈以下浅见。
  一、情感共鸣,产生教学合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师生之间没有心理沟通,缺乏情感共鸣是难以产生“合力效应”的。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课是情感课,语文课堂更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如在教学《泉水》一课时,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运用饱含深厚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对具体词句进行阅读、讨论,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自由赞叹。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体会,教师细心点拨,巧妙“移情”,在感受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中激发学生对泉水的赞叹之情。课文内容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寓意全都可以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艺术地传递出来,震撼学生纯净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当教学充满活力时,理性的光芒就会在情感共鸣的火花中放射出来,学生的知识“跃迁”也因此有了物质基础。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的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对学习感兴趣,并表现得积极主动,以坚强意志参与自主性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如在学习《日月潭》一课时,学生对台湾的日月潭十分陌生,我在课下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在课上让大家自由展示日月潭的资料,吸引学生观察日月潭,喜爱日月潭,从而产生学习日月潭的兴趣,引领着学生通过自读,互读,美读来学习课文。学习课文后学生对课文已有了初步得了解,这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把已学会的说出来,让学生感到“我也能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自信“我也行”。紧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和老师共同解决。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自主探究,实施愉快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点燃学生学习求知的火花,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发扬民主,唤起成功欲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面前人人平等,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素质,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我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赞美秋天的一项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心中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有的说:“秋天是凉爽的。”有的说:“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还有的说:“秋天太美!”而有一个孩子又说:“秋天是多彩的。”他的回答很有个性,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学生稚嫩的话语中,他们的感受是多么的真切,学生在学习中用一颗细腻的心感受着生活的甜蜜,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情感的交流中发展自我,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鲜活而又生动的拥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个体。
  五、开展活动,增加课堂生趣。
  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凡应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表述,多角度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以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精神。进行独立学习活动的形式应该多样化、生动有趣,如独立思考、对话、讨论、练习、表演、游戏等。在教学实践中,我设计了一些游戏和竞赛,如: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小猫钓鱼、小小邮递员、摘苹果等游戏,学生的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这样学起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趣味活动,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拥有发言表现的机会和时间,逐渐体会到在群体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小学语文课改实践中,与时俱进、积极探究,做到常给学生鼓励和支持,及时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6/6/22 16:07:18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