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之我见

 

【作者】 程继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之我见


山东省莒南第八中学 程继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为此,现代教学提出了快乐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快乐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快乐的育人情境,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思路,它实质上是一种在快乐的教学气氛中更有效地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就思想品德课教学,笔者认为应创设“快乐课堂”,实施“快乐教学”,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让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笔者现就以下几点,谈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粗浅见解。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教学气氛,这是思想品德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师生平等、和睦相处,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达到“快乐”的教学目的。作为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心大胆地在课堂上发表。师生间平等了,教学才能“快乐”起来。笔者每次上课前,都要精心设置一些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们去讨论。这样学生就在一个民主、愉快、和谐、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地去学习,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主动地去动脑、动手、动口,全方位地参与,并自觉自愿地搜集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各组出一个代表到讲台前去阐明小组的观点和认识,使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但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他们所找的资料、知识范围已大大超出了课本,并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们不怕考试了,还乐于检测。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
  在教学中,往往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有一点都必须做,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资料及时记录在案,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或筛选。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2.列举“快乐”的教学案例。思想品德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例如,教学《诚信做人到永远》时,我们可选用著名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里主人公皮诺丘因为经常撒谎而鼻子变长的搞笑故事为素材搞活课堂,从而引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思,感悟诚信的重要性。
  3.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笔者在讲述《能够承受挫折》前,通过大屏幕投影播放VCD歌曲《真心英雄》,音乐一响,学生不由自主地跟唱起来,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演唱完毕,通过鼠标控制,一道彩虹从天边升起,问题“‘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也随即飞入画面,学生马上就有了比较直观的答案,教师再加以归纳,顺理成章地切入这堂课的主题。
  4.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托儿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因此,笔者在课堂上经常用鼓励和赞美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点及创造火花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四、“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1.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引导不好,会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而无法把持住课堂,结果“百花齐放”的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能够轻松驾驭课堂这架“快乐”马车,“快乐”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2.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知识准备要充足。假如一堂课是一次战争,那备课就是战前的战略准备阶段。大家都知道没有充分的战略战术准备是要打败仗的。所以备好课是关键。
  3.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比如知识的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和较强的责任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积极的、亲切的,这样才能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
  总之,挖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在乐中教,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

  • 【发布时间】2016/6/22 16:09:23
  • 【点击频次】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