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例谈指导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策略

 

【作者】 张 红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例谈指导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策略


山东泰安肥城市桃园镇东伏小学 张 红


  【摘 要】 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用来沟通交流,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实践运用。老师要从语言积累开始,做好“厚积”工作,加强课堂活动训练,优化评价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积累;训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所以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根据每个学段的要求进行,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能够根据图片写话。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自然大方,有自信。这些语文能力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予以培养。
  一、加强积累,储备知识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做好积累工作,厚积方可薄发。语言文字的运用不可能是老师“讲”会的,也不是学生“听”会的,要把“输入”的知识内容经过加工整合进行有效“输出”,这才是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低年级学生在课堂的表现非常乖,老师怎么安排基本上都可以完成目标。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帮助学生进行积累。集体大班学习,用于积累的第一手材料就是语文课本。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文章,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课堂教学中一些描写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要让学生重点识记,从小要培养学生积累的好习惯。老师要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笔记本,在课余让学生每天都写一个句子,无论这个句子的长短,只要感觉这个句子好就行。这项“作业”从三年级就可以开始安排,每天积累一点点,短期内看不到效果,长期坚持就会发现学生还会自发地对摘抄的句子进行解读。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摘抄句子的笔记本,学生可以根据对句子的理解“配图”,只要自己喜欢,怎么画都可以,这样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1课《秋天的雨》,有的学生摘抄的句子是“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在下面注上喜欢的理由是:读到这个句子,似乎五颜六色的菊花就在眼前,秋雨正在给她们洗澡。还有的学生在摘抄的句子旁边画上了有趣的图画,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在句子旁边画上了很多正在下落的银杏叶子,而且很认真地涂上了颜色。学生很喜欢这种积累方式,效果当然较好。
  二、组织活动,实践训练提能力
  学生要把积累的东西表达出来才可以形成自己的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就是最好的训练方式。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后面都有语文园地,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语文园地的活动组织学生训练口语表达。
  如三年级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是“秋天的快乐”。当时正值秋天时节,学生所眼之处都是秋的影子,所以也有话可说。为了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觉,可以把课堂搬到校园里。学生经过有意观察以后,对秋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意观察有着更强的目的性,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更具体更仔细。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后,老师要引导学生系统秋天的景物,以《秋天的校园》为题目进行写作训练。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中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尤其是课下学生自由交流更活跃,可是要形成于文写在书面上,就成了很头疼的事。所以,一定要加强书面习作的练习。
  实践训练活动可以随时进行,只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有效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有价值的课堂活动。一般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与文章主题相关的主观题,让学生直接谈感受,或者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如三年级上第15课《玩出了名堂》,设置的主观题是:(1)你认为“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名堂?(2)你在平时的玩耍中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都能够回答出来,列文虎克在玩的时候善于观察、思考,但是对第二个问题则没有准备,语无伦次。老师鼓励学生以后要“用心”玩,最好能把玩的心得记录下来,学生欣然接受。
  三、优化评价,赏识鼓励促进步
  优化评价也正适应当前的“赏识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小学生,老师一个赞许的目光或者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动力。现在都讲“成功是成功之母”,学生只有产生足够的自我效能感,才会对学习产生更强烈的热情。评价措施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用学期末的一张试卷定乾坤。学生平时的表现可以用“星星评价法”,积累“星星”数量,到学期末的时候综合量化出等级,给予奖励。
  语文课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每节课可以评出“表现之星”;为了鼓励学生读课文,可以设置“朗读之星”。还可以设置“书写之星”、“作文之星”等,只要学生表现够好,并且得到全体同学的认可,就可以给予加星鼓励。很多同学对课文的理解会有很多与老师预设不同的地方,老师也要耐心听学生的解释,并给与正确引导,而不能用“无稽之谈”打压。老师在评价的时候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努力去理解学生的世界。这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储备丰富的知识,不断积累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经验,用真诚的鼓励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要用一种“玩耍”的形式引导,让学生去完成比较有趣味的活动,才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老师要把语文的学习有课堂延伸到课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生活处处充满语文的乐趣。学生在无意识中运用着所学习的语言文字,从而实现学习语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语言文字运用复习琐谈[J]. 语文教学之友. 2013(06):15-16. 
  [2]韩波芳.落实语言文字运用,促进自主学习[J].福建教育. 2014 (02) :18-19.
  [3]李婷.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几个方法[J].江西教育.2014 (3) :32.

  • 【发布时间】2016/6/22 16:10:17
  • 【点击频次】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