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给幼儿创设多渠道的学习途径

 

【作者】 陈铭婵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给幼儿创设多渠道的学习途径


广西灵山县平山镇中心幼儿园 陈铭婵


  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环境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环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还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应抓住园内外环境中的有效资源,促进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
  一、环境创设,更好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发挥他们的自主性
  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动,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对幼儿的行为和发展之所以具有价值,不仅是因为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思想因素,而且是因为儿童在环境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了应付环境变化的方式和能力,并对环境起到了影响甚至改造作用。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对于刚入园的幼儿,对他们来说这个环境是十分新鲜的。说起幼儿园的环境,我的头脑立刻会浮现出一幅活泼可爱的画面:到处是卡通人物装饰的墙壁,花绿绿的一片,各种游乐玩具,极像个儿童乐园,正是这富有儿童情趣的乐园,吸引着每一位到来的幼儿。
  幼儿园中的各个角的设施应合理极富儿童情趣,如:植物园中的各种植物,幼儿可以动手栽培小树苗、小花等,发展幼儿动手能力;饲养角,常常在散步时间,带幼儿去看小动物等活动。幼儿从幼儿园大环境中可以获得知识。幼儿园墙面的布置,对幼儿的教育意义很大,如墙面的一些标语、礼貌用语,让幼儿尝试认一认、读一读,久而久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抓住环境中的有效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
  如何发挥这一环境的教育功能呢?首先对墙面进行精心布置,墙饰布置要讲究艺术性,这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墙饰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应具有教育价值,比如:主墙壁上的“秋天来了”,我们只布置有背景图,有了共同的主题和背景,幼儿通过折、画、捏、染等方式动手制作秋天的植物特征及丰收的景象,这增进了幼儿间的交流、分享和相互促进,也就是说墙饰主题的确定应以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为基础,指向适宜的目标——幼儿应该而且能够获得关键经验,从而接受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其次,渗透区角,发挥教育作用。只有有效做到了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有效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才能使区角活动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
  环境的布置符合幼儿的情趣,它包括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可玩性。首先,要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在大班环境布置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构思设计制作都不脱离孩子。设计构思时,首先让幼儿充分讨论,然后师生共同确立一个主题,一起动手制作和布置,最后共同为每一副画面取名字。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全身心参与和投入。不仅使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且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倍感亲切和珍惜,从而也很自然地达到了接受其中影响得目的。墙饰应具有操作性,即墙饰的布置应可供幼儿操作,因此教师设计墙饰时,应尽量使人物、动物成为可活动的,如小动物的手脚可伸展变化,墙饰下面应留下可供幼儿自由添画鱼、花、草等物的余地。墙饰还可利用声响动感来发展幼儿的感官,具有看、听、摸、玩的可玩性。如成长的树,洞里的娃娃可升降拉着玩,幼儿用手一按,小鸟就会唱歌:会唱歌的书,打开书,就会发出音乐和声音,老师做出会唱的墙来激发幼儿对墙饰的兴趣。墙饰的环境布置还应注意采取不同质感的而料,使幼儿可用手触摸感觉厚薄、粗造、柔软,在玩耍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具有生动的情趣。 
  二、游戏创设,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游戏对于幼儿是一种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孩子的重要活动。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是激发幼儿才能的开端,促进幼儿得以全面发展的主要来源,幼儿能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开发智力,提高交往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情绪高涨,思维积极。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互相协商、合作,并主动探索,努力解决问题,这使得幼儿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动手能力等状态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的,而且,游戏中幼儿动机是“我要玩”、“我要学”而不是“要我玩”、“要我学”。因此,幼儿身心总处于主动状态,而不是无聊、厌烦、无所事事、呆坐等消极的被动状态,学习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为了让幼儿更加快乐的学习,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开展多种活动,使幼儿的学习游戏化。
  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过与同伴的协商、合作,建立正确的交往方式。儿童医院里:你当了外科医生我就当内科医生吧,我来当病人,我当药剂师吧……就这样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进一步的加强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也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一位“化妆师”正在为他的顾客打扮,围巾一会儿扎脖子上扣一个漂亮的蝴蝶结,一会儿扎在腰上作腰带、一会儿披头上作新娘的头纱,积极动脑筋想把他的顾客打扮的最美。就这样常常在操作中、交往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游戏中,我们通过“买”、“卖”自然的引导幼儿主动的去学习对10以内加减法的正确运算,学习兑换钱币、找赎等,巩固对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同时也使幼儿认识了人民币,对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如让幼儿在“超市”里学做生意,几个幼儿做“服务员”,剩下的做“顾客”,顾客去卖一个苹果一块钱和一个棒棒糖一块钱,给服务员5块或10块钱,服务员就学着找补。在学习“十以内的相邻数”时,我准备了百宝箱,里面放了1-10的可爱数字宝宝,让小朋友摸出数字宝宝后,把它贴在自己的额头,其他小朋友看清她额头的数字后,快速地把自己对应的相邻数贴在这个小朋友的衣服上,看谁又快又对。全班小朋友都很快乐,自主地参加到游戏当中。这样让幼儿从游戏中互动起来,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
  三、手工的创设,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环境创设是幼儿园发展运作和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幼儿手工作品引导幼儿积极参加与创设幼儿环境,能突出环境的创意和特色,增强教育价值,从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其创造力和现象力。手工课时将幼儿的手工作品引入环境创设中,能增强环境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为幼儿提供更多彩的视觉,更广阔的联想空间,更丰富的交流机会,更新颖的动手操作途径。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首先,利用提高幼儿的思维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操作能力。如: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装饰立体孔雀尾时,先粘上剪好的塑料管,再插上自制手工品如小扇子,小花等,也可以根据喜好去装饰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对手工创作的兴趣,同时也让幼儿欣赏他人的作品,潜移默化地提供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兴趣。手工制作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感知能力,如幼儿在制作生日蛋糕时,通过剪、粘、切等过程,还插上蜡烛,把制作好的蛋糕送给过生日的小朋友或家人,不仅满足了动手东脑的需要,还增加了家人和同伴的感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音乐游戏的创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激情能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指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感情,可以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应该为幼儿创设情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情景是一种很自然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本身是一种很享受的事情,结合情景可以很快让幼儿身历其境的去享受,体验这个过程,理解其内涵。比如我们经常运用故事情景法,角色扮演法来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故事情景法可以让幼儿很容易的理解音乐中蕴含的内容,使幼儿较好的融入到教学中。角色扮演可以在原有故事情景的基础上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让幼儿真正融入到音乐中。其实把音乐转化为具体形象让幼儿体验和理解,使幼儿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情感,意境和音乐美,最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音乐活动情景,再用语言带入,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意境和美,相信音乐教学活动会更加吸引幼儿,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

  • 【发布时间】2016/6/22 16:15:19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