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怎样适应课改的需要

 

【作者】 温启雄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师怎样适应课改的需要


广西陆川县第三中学 温启雄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份量、找出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有必要根据素质教育目标,结合《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以及《全日制高中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努力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主动适应课改的需要。
  【关键词】 观念;知识;课改

  一、生物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教育的使命感,执着教育,热爱学生。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点和理性信念。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科学的态度,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师要求的重要方面。教师不再仅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权威,而是要为学生作出榜样,将自身的才能、热情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追求教育的成就感和效能感。教师对教育事业执着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工作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好“解毒剂”。
  二、生物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素质水平的体现,也是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教师要民主。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取决于教师的民主意识。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民主形象,与学生平等交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例如,带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采集动、植物标本,参观果蔬专业户等),在活动中观察、了解、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生讨论、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对话,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计划等。学生在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中会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友善、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第二,要有爱心。在当前的校园生活中,学生对教师给予的关爱需要与学生实际感受到的爱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反差,它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充满激情的师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对各类学生无条件的接纳、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又要出于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严格要求。
  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它不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健康发展。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不因淘气、笨拙、不听话而放弃任一个学生,要鼓励期待每个学生的成功,为他们现在的基础、将来的发展服务好。
  第三,要有高尚的情感、理智的行为。教师要善于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不要把坏心情向学生发泄,善于理智控制消极情结,培养积极情感。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教师要对自己教学活动有正确的评价能力,能及时调控、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教师要成为控制自己心境的主人。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有效的学习活动,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
  三、生物学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分科进行,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生物学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生物学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不研究生物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其他学科的应用。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综合化需要。在北师大版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根本没有学过的。例如,探究性学习模式、有关鼠妇的知识、双缩脲试剂、吲哚酚试剂、海尔蒙特的实验、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生物新技术等知识,教师以往从来没有学过。适应教学,生物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信息技术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生物学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生物学教师要在反思中探索追求。
  生物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反思意识,对于习以为常的定势进行重新的建构与思考。我们的学生,是有一定知识储量的学生,带着很多问题来到课堂。如果面对依然故我的教师,面对依然呆板的课堂,面对毫无生气的教材,学生有待激发的兴趣与热情就会渐渐泯灭。课堂,绝不是一桶水向一个空杯子里倒水的场所,而是师生双方知识激荡,创造新知的乐园。因此,教师在上完每一节课后,应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
  ①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对每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进行反思,是否达到?还有哪些需改进?
  ②对教学内容的反思。首先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反思。
  ③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④对教学评价的反思。传统的教学主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严重的不足,概括起来有:评价主体的垄断性、评价内容的版面性、评价方式的单一性。针对传统教学评价的问题,生物学教师可反思自己的评价问题,尝试不同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评价各方面的积极性,找到较完善的评价方式。
  教师反思的方式因人而异,但主要有下面两种形式:
  ①写教后记。在每一节课结束后及批改作业后,及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中存在的误解或难点,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也记录下来,及时向学生反馈,不断完善。建议每一个教师在每一节教案后面记录这方面的问题。
  ②观摩与分析。有条件的教师可采用微格教学,把自己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反复揣摩。积极参加校内或上级部门举行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价别人,反省自己。也可以与其他生物学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并交换意见,以求共同进步。要养成“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反思习惯,缩短观念与行为的差距。总之,反思教学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反思更值得生物学教师去探索和研究。
  五、生物学教师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全面进入课堂,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网络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学习、工作模式,而且把师生的感知与思维带到了全新的广阔的境界,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教育观念。在助教方面:能使用常见的生物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自制课件、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选择好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等。在助学方面:教师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活动。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临时玻片的标本制作、动物的生活史、生物进化历程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生物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师要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生物教师尽快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综合素质。愿广大生物同行在课程改革中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 【发布时间】2016/6/22 16:18:10
  • 【点击频次】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