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作者】 屈 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有效教学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 屈 菲

 

  【摘 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每个教师都要重视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在我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是目前的中学生物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受生物课程设置(七、八年级开设生物课,九年级不开设生物课。)和中学学升学考试的影响,学生对待生物课往往很随意,不那么重视,以及受根深蒂固的“副科”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物老师难当。在这种境况下,我们中学生物老师就更应该注重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弥补当前中学生物面临的困难。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竟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得竟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中学生物课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以期待和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生物;专业素质;有效备课;激发兴趣;有效教学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进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新课程改革把教师地位确立为主导,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无错误地传授知识和解除疑惑了,必须是有智慧地、创造性地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设置的特点,打破已建立的传统知识体系理念,明确新课程教学要求。其次,要注意研究高中整个阶段生物新课标教科书。教师要由教材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只有做到整体研究全套教科书,深入了解内容,才能把握住教科书体系,才能灵活地运用教科书。再次,还要积极获取的生物科学新发展和新知识,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此外,还应快速掌握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能自如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
  二、有效备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必要保证
  备好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即使备课,有时还教得不成功,不备课就更无把握。因此,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备好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上课前应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作业等方面下足功夫。
  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灵活处理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实际,特别是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定三维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分层次设计作业,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总之,备课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课标,活化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可以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flash动画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多媒体课堂的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的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与教具的使用、教师的表达能力、教师的感染力和个人魅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等许多因素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地提高。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调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在学生面前敢于纠正自己的错误,在师生关系中要充满教师的智慧,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适时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教师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感染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喜爱教师的热情,乐意听从教师的指挥。其实肢体语言还可以帮助一些难于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从言谈、作业批改中了解学生,做到学生的生活中个性、学习上的错误、缺漏,教师心中有数,学生生活和课堂中随机产生的实际问题,及时得到教师的引导或帮助,学生信服教师,学生不由自主接受课堂学习。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切忌把课堂自主学习演变成放羊式教学,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探究应该是狭义上的探究,不同于科研工作者的探究,而应是在教师指导和引导下的探究,有目的性的探究,这时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点拨,把学生朝预设的目标引导,独立思考、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五、妙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显示,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神经系统的激奋水平较高,大脑接受的信息印象就深。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列举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常见的生命现象,很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体液调节》一节中几乎每一种激素都有对应的分泌失调疾病,如巨人症,甲亢等;《免疫调节》一节的内容和器官移植、疫苗制备等紧密联系;《呼吸作用》的知识就是酸菜和酸奶的制作原理……学生对这些话题很感兴趣,很自然会产生很强的学习动机。
  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极其抽象、难懂,例如染色体组的概念、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理等,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想象能力,善于把抽象内容形象化把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等一旦转化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了。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达到。教师做好主导和学生做好主体的角色,追求教学真实性,敢于创新,课堂上师生的思想情感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才能真正做到享受课堂生活,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纲要》、《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2]母云光.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J].读与写杂志,2007(8):128-128
  [3]周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J].中学生物学,2006,22(6).
  4、董晖.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1(10)

 

  • 【发布时间】2016/7/4 16:40:58
  • 【点击频次】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