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王 妮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下面本人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当他们投身到知识中去发现新观念、新规律、新方法时才会充满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显得尤其重要。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悬念,启发学生把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变为数学的对象,把生活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从数学的角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思考,对之进行解释、阐述,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很有帮助,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想学”、“我要学”。
二、创设平等师生关系,形成良好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有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创建自由、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尽最大的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不管正确与否都要给予表扬,使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成为愉快的学习,主动地探究。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关注,多引导、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讽刺,用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因学业成绩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数学是来自于生活,并将用于生活的学问,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大都是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最基本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自主学习。
一是利用生活情境联系数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数据进行选择、加工、整理,设计出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然后对自己的方案和其他同学的方案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有了充分的了解,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也让学生明白了怎样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通过这样的问题探究,学生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去观察生活,探究生活,把数学和生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使命感。
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摄取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有丰富的数学素材且接近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材料,让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座位上,通过欣赏动画和观看课件,来体验生活。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建立学习内容和生活的联系,发展他们的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探索的欲望,自主学习动力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好探究意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对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添补学生对感性知识的缺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真正走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勿用置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要知道,信息技术不是万能的,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也不仅仅是运用信息技术这一条途径。
四、利用竞争性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他的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因此,要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相结合的学科,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更需要有感性的直观的形象来帮助他们来构建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竞争中,自觉自愿组成小组竞赛,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所学。就是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他们小组竞赛的胜利,也能够认真倾听小组其他成员的见解,努力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通过反复不断的观察、操作,就能在感性上充分认识教材内容,建立数学知识表象,从而找到新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因为数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通过创设竞争性问题,使学生在比、学、赶、超的竞争环境中,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能力,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科目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竞争性情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 【发布时间】2016/7/4 16:42:11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