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性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有效性
广西陆川县清湖镇初级中学 李小燕
随着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不高,教学理念过于保守,对教科书处理能力不强等,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性的解决策略,希望以此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都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而进行的,因此,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也只是以单一的知识目标落实为主。这样的教学目标确立,显然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单单是以知识性的教学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过于片面,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不相适应的。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方向,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的。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一定是多维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既有需要实现的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也要有学生培养的能力目标。除此之外,对于人文素养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也不忽视,在教学中也要渗透情感的教学目标,还要渗透态度教育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价值观培养的教学目标同样也比较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让多维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可以更好地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真正主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展都要围绕着教师教学活动而进行,教师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的权威,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是教学活动实施的配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的得到有效的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很少,教师习惯于运用灌输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知识的机械灌输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被有效的激发出来,久而久之,初中生对思想品德学习逐渐的失去了兴趣,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不愿意参与到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状况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践中,改变原有师本论的教学理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出发点与落脚点,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兴趣,充分激发初中生参与思想品德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挑战,以此促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在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主要是以那种各自为战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这种个人化倾向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独立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的,最主要的局限性体现在当学习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时,靠一个人的独立研究也许能够完成,但当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问题时,单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往往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施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分组,合作小组的成员选定,要尽可能地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搭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要充分了解,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进行合理的组合,这样的合作小组成员的搭配有利于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其次,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要尽可能的避免随意性,布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合作内容的布置不能过于简单,如果布置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同学们觉得都已经很清楚了,就会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也不会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热情。同样的道理,小组合作学习内容也不能够过于难,如果合作的内容过难,那么学生的合作也很难达到目的,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因此,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难易适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对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大有助益。
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
课堂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主渠道,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读、议、讲、练、测等教学方法。“读”是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议”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他们互相学习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把握准议题,适时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阐述观点,激发探究问题的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我们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和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测”是对所讲知识的有效巩固,对教学的及时反馈,能够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巩固。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我们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还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6/9/6 17:04:22
- 【点击频次】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