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高莲小学 刘远飞
小学作文是一种综合训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既与课堂教学有关,又与社会实践有关,故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有待于大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探讨。为此,近几年在我小学作文教学中从整体改革着眼。在“从内容入手改革作文训练过程”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教学效果良好。其做法与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吃透大纲,明确方向。
修订后的《全日制小学作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要从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真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我就从选择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这与过去的大纲相比是一个明显的突破。事实上“内容入手”就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放在首位,贯彻始终。
我认为在学习大纲后,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小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的习惯不是写作更不是创作。因此,应把“言之有物”的训练作为前提和基础。把丰富学生生活当作小学生内容充实的源泉和关键。正如现行大纲所指出的“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教师明白了作文的目的和意义后,思想就从课堂内和课内、校内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想法设法积极开展课外的各项活动。作文”言之有物“的难题便随之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二、实行计划与目的二者相结合。
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计划与教学目的的明确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切实吃透本年级的语文教材,对全册教材来个简单的小结,明确一下每个单元所需训练的重点项目是什么?当学生学完吃透教材后,作文水平应提高到哪个程度?这样,教师心中有了数,便为制定作文教学计划准备了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目标。
在计划中我例出了如下项目:全学期的作文教学应进行哪些基础训练,教学要求是什么,训练项目要点,各项训练之间的关系,如何服务于总要求,读写重点,练习内容及类型;重点结合哪些课文,教师指导要点,作文题目、审题方法、文体类型等。以上项目我都经过设计把它绘制成醒目的图表,作为本学年的作文教学计划,为了使作文计划能更好地贯彻到作文教学之中,那就必须在作文教案上好好下功夫。从内容入手,直奔目的,通过几个学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精心安排教学计划,有把握地选择教学目标就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进行教学,定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一套体现从内容入手的“单元作文训练”体系。
为了体现从内容入手的指导方针,我采用了“单元作文体系”它包括三个部分:
(一)课前明确目标,把“丰富生活积蓄”的诸因素渗透到一组一组的语文教学之中,围绕着重点训练项目进行生活的积累,也就是说小学生的生活累积要靠平时的学习,要在平时学习课文时有目的结合作文训练要点进行生活积累。现以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能围绕重点训练项目进行生活积累。在学这一单元的之前我首先告诉学生这一单元的课文是以写人为主,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要训练大家在写人时要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留心你生活周围最熟悉的特点,接着马上选行这一单元中的重点讲读课《少年闰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明白,作者就是紧紧抓住海边农村孩子的特点(1.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银项圈。2.捉鸟雀、拾贝壳、看瓜剌渣。)通过写闰土的外貌、语言、行动表现闰土这个农村少年的,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印象和感觉讨论: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是什么?各有什么显著特点。然后打破常规训练将读写例话《抓住人物的特点》提前到学完讲读课文后马上学习。(小学高年级教学我一直是这样调整教材顺序进行教学的。因为一般情况下“读写例话”的“例”都是重点讲课文,而“话”则是总结讲读课的写作特点)。学完“读写例话”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就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而且认识到写人物想要抓住人物特点必须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也就是学到了写人物的方法。在这两项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就承接上面的讨论让学生回家列表写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特点并标明是根据人物的什么(动作、语言、行为)观察出来的,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及训练明确,不可将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分离。离开了课文内容与生活积累作文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说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步一脚印地进行广泛扎实多方面的积累,天长日久,作文教学定会有成效。
(二)学习方法。把在相应的时间内(教学一单元课文的时间)的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家庭社会生活都纳入“丰富生活积累”的范围并围绕着重点训练项目进行生活积累。通俗说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某一单元的课文时,应同时将学生的课内外一切活动纳入到有目的地积累,这个目标就是会主题提前明确。班会的主题是《说说xx的好品质》,队会的主题则就是进行《我就是我》的自我介绍表演会,并要求学生回家在亲朋中找一个最熟悉的人出来,在学校则仔细观察同桌的言行特点(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这样做的益处是一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认识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二是为片段训练积累素材。当我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课《一份试验田》时,我引导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自己归纳这一课的写作知识。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能把在讲读课上学到的写作方法,在同样类型的课文(《一份试验田》也是写人的)中进行再认识,其实也是掌握方法的过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又强化了前一课学到的知识。是一个由学习到掌握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为学完阅读后的单项训练奠定了基础。这一课后的家庭作业是多方面单项训练,我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写出一个最熟悉的人。(1)区别于他人的外貌特征;(2)表现性格特点的语言;(3)表现特点的动作(每项不超过50字),这样我的单项训练的内容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三)是运用方法把前两部分的单项训练纳入“小作文”的训练的范围为该组“基础训练”的习作项“大作文”搭桥、铺路打基础。学生认识掌握了本单元的写作方法后,我就开始让学生独立阅读课外读物《我的心事》,锻炼学生用运写作知识的能力。对于这一课的学习我只提出了一项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完文章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列表表明本文写了几个人物,每个人物有什么性格或品质方面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简练的语言)。家庭作业则是在前两部分的单元训练上写一篇题为《我最熟悉的人》的小作文,要求是写出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开头、结尾、略写,这样一组的课文教学就是一个单元的作文训练,我则称它为“立体结构单元训练”。
四、从内容入手进行同项异步合成训练,组织作文指导课。
我的作文指导课一般都遵循“丰富生活积蓄——引导思维加工——完成文字表达”的过程,并始终把“引导思维加工”作为核心。
首先是突破命题关,根据作文范围,引发表达欲望以开启学生积蓄的仓库。现行通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题,绝大部分是给的作文范围而极少《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之类的命题。这就有利于教师把具体的题目放在学生的心坎上。只要教师端正命题思想,着眼于学生生活积蓄将教材中范围过大或范围不切合学生实际的,进行缩小或改变,让学生一见题目就能产生不吐不快的心情,就能达到用语言文字表白自我,写出感兴趣的事情来。其次是根据引发材料,自由确定中心,这里的引发是指前面“生活积蓄”中的单项训练材料。然后是“引导思维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进行同项异步合成训练。同项,即指同一项目的作文训练。异步,指按不同步骤进行。就是说对于同一项目或同一类型的作文分若干个部分进行单项或片段练习。最后将这些片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独立成篇。诚然,在单项训练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对于各种片段训练项突破步步过关,同项异步合成法在作文教学中就能很好地发挥效益。完成文字表达的环节、途径是很多的。可以采用经过构思列出提纲拟初稿,也可以采用一气呵成成稿的方法。作为指导课的结构虽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是只要教师贯彻从内容入手还是可以摸索出一个基本结构。
总而言之,这样的作文训练彻底跳出了模式化的旧规矩特别是课堂训练幅度大,反馈及时提高了作文训练的效率。因此说作文训练的种种途径都必须贯彻体现”从内容入手“这条基本途径。
- 【发布时间】2016/9/6 17:07:00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