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对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忧虑与反思

 

【作者】 陈 静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对初中英语新课改的忧虑与反思


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初级中学 陈 静


  英语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一年多了,新的课程改革确实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教师比以往更加好学了;师生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得到越来越多的普及和推广……但英语新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惑,如:拔尖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较以前同级的学生高出许多,但差生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学生的分化从七年级开始凸显;学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师在授课中难以兼顾,增大了授课的难度;等等。回顾一年多的课改情形,从浮华的背后,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与不安:尽管新课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课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笔者粗略分析,英语新课改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 
  新目标英语是中美合编,人民教育出版与美国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在该集团出版的教材 GoForIt! 基础上,依据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改编的初中英语教材,它吸收并采取了美国人在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不少优点,其中不少章节是将美国教材的内容稍做改动或直接搬过来的。编者的目的之一是想让新教材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但实际情况如何呢?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比方 pizza( 比萨 ) ,据说在一些大城市才有一二家 pizza 店,在广大的农村,学生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又怎么能有那么好的自制力使自己对毫不熟悉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呢?又怎么进行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对比萨饼进行各种调查呢?如果教师仅领学生纸上谈兵,又如何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牢固呢?因此,我认为,就教材内容而言,本套教材的某些章节只适合大中城市等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而不适应于小城镇与广大农村。因此,“面向全体”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教材的操作难度大,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难度与授课难度 
  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但毕竟课文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较少,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自己精心编排方能授课,而教师手头又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教学辅导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话题较新,教师处理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这一切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备课难度。在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象以往那样知识成体系,许多教师一时还不能完全适应。更何况,现在教师每人教两个班,有的班六、七十人,每周二十多节课,除了上课,其余的时间光是备课都不够用,况且还要批改,要应付上面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检查、听课等等。因此,有的教师只得经常将工作带回家做,不但做到了“以校为家”,甚至做到了“以家为校、以家为办公室”。这并非都是因为教师的思想境界太高,更多的是透出许多教师的无奈。 
  三、小学与中学的英语教学严重脱节,是英语新课改的又一大障碍 
  现在,我县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英语课。按理说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很简单了。但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深入基层听课发现,有的七年级新生连 26 个字母都读不准。经了解得知,在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是主科,英语是副科,学校到家长乃至学生,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学每学期的英语考试都流于形式。每逢英语考试,老师就到考场给学生念答案或将答案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抄。既如此,学生怎么会努力学习英语呢? 
  四、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阶段词汇量就超过了一千(而英语大纲规定的词汇量也不过八百多),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达到的水平( 600——700 个单词和 50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这都无法实现因而学生上七年级后,仅仅是英语词汇量方面,就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抱有畏难情绪。在加上不少单词的拼写太难,别说学生,就是科班出身的英语老师,也有个别单词打开课本时不认识或写不出来。还有不少单词,对于刚上七年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实在太费劲。这样一来,即使孩子的求知欲望在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只是孩子。而教师如果逼着学生记,势必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乃至产生厌恶,稍有不慎就会使学生彻底放弃英语学习,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前途,这无形之中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压力。 

  • 【发布时间】2016/9/6 17:07:54
  • 【点击频次】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