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策略

 

【作者】 梁建民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提问策略


广西博白县文地镇三江初级中学 梁建民


  课堂提问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 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通过师生相互交流, 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方式。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提问已成为体现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要手段,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有统计表明, 一堂课师生间的问答时间占了整节课的51%。然而, 当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问题”意识缺乏, 在数学课堂提问中“教育上有意义的问题”不多, 多数提问停留在简单判断和机械回忆等较少智力参与问题上, 学生回答中评价性、创造性等较高智力参与的成分很少。因此, 数学教师应根据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 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与策略, 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初中生的封闭心理逐渐加强。教师应从初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课堂提问时应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沟通, 要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 创设和谐民主氛围。由于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表现欲, 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应依此在课堂中给予答题学生鼓励性评价, 使提问的气氛和谐愉快。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不仅保护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也为教师提问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学就是在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中向前发展的。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而巧设问题情境, 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启动学生的思维, 从而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例如: 在讲“增长率问题”时, 可设问题情境: 某服装店老板为了吸引顾客, 打出一律六折的招牌, 其实六折的价格比原价还多10%, 问此时的服装标价是把原价提高了百分之几?在教“增长率问题”之前, 学生是不知如何解答此题的, 而此引入这一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问题, 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很容易地过渡到本节的学习。
  2 精心设计问题, 优化课堂提问
  学生思维过程往往源于问题。数学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有利于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首先, 课堂提问必须以教学目的为指南, 通过设计有明确目标的问题, 学生可以轻松地进入新课, 掌握新课的重点、难点。为此,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找到问题的切入口。问题设计的层次要清晰, 要根据教学的需要, 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 循序渐进地设计和提出问题。其次, 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材施“问”, 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 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最后, 问题设计的角度要新颖。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教学中的一些老问题, 如果变换一个角度, 使之新颖奇特, 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3 把握提问的时机, 启发学生思维
  成功教学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重视课堂提问的同时, 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 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教学实施情况适时提问, 具体的方法技巧包括: 第一, 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 或课前设疑, 引人入胜; 或课中置疑, 波澜跌宕; 或课后留疑, 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第二, 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 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 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第三, 提问于学生思维的“盲区”。自然科学的很多定义、规则都是从客观存在中抽象、概况出来的, 如果脱离了客观存在, 脱离了具体形象去讲授这些知识, 学生就会感到深奥, 学起来就很吃力。如何为学生搭建知识与客观存在的桥梁呢? 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并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 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4 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 提高提问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 普遍存在执教者粗效提问、随意提问, 而不考虑问题的价值取向、不推敲具体教学目标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就必须掌握提问的控制技巧。一般来说, 数学课堂提问的控制技巧主要体现在提问的难度、提问的频率、提问的节奏等方面。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能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问题只有稍高于学生实际水平, 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控制问题难度的同时, 还要控制提问次数。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决定, 初中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 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 控制提问的节奏,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 比如,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在教师提问后, 留给学生大约三秒钟的思考时间, 就会得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重视课堂提问, 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 【发布时间】2016/9/20 11:12:44
  • 【点击频次】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