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因“才”施教 丹心催桃李
因“才”施教 丹心催桃李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小学 张 晶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并付诸于教育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刚刚修订的的今天,在新课标、新理念下,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今当我们再次提到“因“才”施教”,对我们音乐老师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个人对“因‘才’施教”的理解为:虽说只是一字之差,但从材到才得转变是巨大的。“才“指得是我们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时刻关注孩子,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能力范畴获得最佳发展。这样也真正践行新课标中以学生为本,注重个体发展。
一、因“才”施教,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我所教的的同一年级中,不同的班级对音乐的感知水平各有不同,虽说教授的知识相同,但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班级音色音准较好,有些班级感受鉴赏音乐能力较好,也有的班级唱歌整体跑调。为此我会根据不同班级的音乐感知水平制定相应的音乐标准,并进行有的放矢的进行组织教学。同时在某一个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在总的教学目标一致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其次,我们应深入的了解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人们常说“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长呢”。更何况我们所教的学生呢。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们要用自己敏锐的眼光留心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为教学不同于物质生产,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具有潜在能动性。“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所以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并以此为根据,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他们各有所得,各有长进。
例如:对于班级的落后生,他们的基础知识差,接受一个新知识也比较慢。我在教学上尽力的为他们创造易于接受的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要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我们六年级就有几个学生音准、音乐鉴赏能力较差的孩子,所以我在教学中创设的简单易答的问题先让他们来回答,再逐步的加大音乐知识的难度,这样也给这些落后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树立自信心,更好的去学习音乐。记得在学习《红领巾进行曲》一课时,初次欣赏后我就先提问几个音乐鉴赏能力差的孩子,“你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它的速度怎么样?它是一首几拍子的作品?”孩子很自然的回答:“中速、四二拍”。我对他的回答加以肯定,再继续再次聆听,问:这首歌曲情绪怎样?就像我们行进在军队的步伐中,这种坚定有力、节奏鲜明的音乐作品,这说明带有什么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几个音乐鉴赏能力强的学生回答,孩子们会说:“具有明显的进行曲风格”。所以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四二拍的强弱规律,带着这种情绪来演唱歌曲!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爱好、志趣、个性特征,特别是他们的原有素质和知识底蕴,并依次分层、划段,设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尽其所能,独立思考,协作探究,拾级而上。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树起自己的尊严,在乐学中步入属于个性的天地。
二、因“才”施教,注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因“才”施教”除了强调我们教师要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还要启动学生的心志,诱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引领,启迪心志。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就必须顺着学生生长、发展的趋势,及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为了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我总是认真备课,领会新的课程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符合儿童的特点,用动作和表情配合教学。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让学生喜欢上我,然后喜欢上我的课。同时在课上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乐学到会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说,一堂好的音乐课对教师的业务基本功要求极高,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在不断挖掘剖析音乐教材的同时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业务素质,留心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其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因“才”施教,这样才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学生才会更加喜欢上我们的音乐课!
通过在教学中因“才“施教,使教学更加体现了我们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也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并付诸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精彩,愿我们每一位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拘一格、博采众长,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无限中找到永久,从而使永久得到确定。在张扬个性中,遵循人的生长、发展规律,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让我们的校园处处都充满着孩子们爽朗的歌声、笑声——
- 【发布时间】2016/9/20 11:23:32
- 【点击频次】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