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第七师一三一团奎管处中学 姜先荣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渗透的方法,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体育;德育
学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挖掘体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对提升学生个人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人生观、世界观;对实现“立德树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体育教学课堂常规中,实施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在广阔的操场上,对学生的管理和组织非常重要。要制定严格的课堂常规和要求,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例如:队列队形整齐、安静、精神饱满;上课穿运动服和运动鞋;服从教师安排;领取和布置场地器材;不迟到、不早退。这些常规性的要求对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起到重要作用,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这些品质是一个人成长和出彩的必备条件。
二、结合体育运动项目,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教师选取的教材、在传授知识、技能和增强健康的同时,孕育着德育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中长跑教学,学生往往产生惧怕、退缩、意志力薄弱等现象,教师要及时进行说服教育,不仅要强调中长跑对促进健康的锻炼价值,更要讲明中长跑能较好的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战胜困难、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在球类项目中,培养学生尊重裁判、遵守规则、相互协作、团结友爱、听从教练的战术安排,制止粗略、野蛮、不文明比赛行为。在游戏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自律、守信、尊重他人,按规则比赛,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与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意志坚定、充满自信、团结协作、不屈不挠、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精神是在别的课程上很难感受到的。
三、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课的组织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涉及到学生、教师、场地器材、教学内容、思想、情感、意识等领域。课堂组织和教法是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本保证,是教学流程中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领者、启迪者、帮助者、解惑者,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烈,敢于表现和挑战。假如学生心不在焉或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不仅掌握不了运动技能而且会发生意外损伤。在铅球,加强安全教育,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否则可能出现器材砸伤。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课堂组织必不可少,一方面学生要听从管理,另一方面学生要具备保护帮助意识。由于组织上的失误,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事例时常发生,给个人、家庭、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组织教法上教师要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四、捕捉学生闪光点,彰显德育魅力
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不同,在课上的表现也不一样。在球类分组比赛中,那些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只要在小组中奋力拼搏,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只要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掌声,他们会体会到教师和学生的关爱,内心会激荡起坚毅的信念。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只要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就会改头换面。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深化,教师要唤醒和激励学生,点亮一颗沉睡的心。
五、注重榜样教育,丰富德育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德育教育形式多样,教师在每节课上要设计符合本节教学内容的导语,把德育教育贯穿在教学的各环节。导语的方式有:一句名言警句、一句广告词、一段小故事等,例如学习中长跑时,教师要讲述“马家军”事迹,王军霞“东方神鹿”形象,辉煌成绩的背后,凝结着汗水和永不言弃的坚持,假如王军霞意志薄弱,怕吃苦、怕流汗,没有祖国的荣誉感,她能取得骄人的战绩吗!排球教学时,我国女排五连冠的辉煌历史,铁榔头的奋力叩击,威震排坛的声名,对照如今我国排球运动水平,我们丢掉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女排精神”。……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抛出一个话题,你们能不能把篮球运动发扬光大?这些书写历史的体育事件和人物事迹孕育的德育因素必将荡涤学生的心灵,对学习体育技能,培养高尚情操大有裨益。
六、利用场地器材,深化德育思想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的载体,在教学中,学生跳起坠篮网、脚踢排球、坐足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器材的现象屡有发生。看似一个小的举动,却彰显一个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批评教育,采取的策略既能保护学生的尊严,又能触及他的内心深处。在体操教学中,体操垫的使用必不可少,在收回器材时,有的学生不是抬上,而是一手一拉,拖上走,长此以往,体操垫可能会磨坏,教师可以采用幽默语言提醒:“她很柔弱、别磨破她的肌肤。”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撷取一个片段,教育一群孩子,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
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体育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知识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人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规则意识、诚信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是成就美好前程之本,学生人格的塑造需要教师立足课堂,为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 【发布时间】2016/10/12 12:56:38
- 【点击频次】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