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作者】 杨青华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小百花幼儿园 杨青华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自幼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则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去。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幼儿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在此,我就如何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谈谈个人看法:
  一、老师的指导与要求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开始。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他们什么,他们必然会按所教的去做,所以要想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指导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要求幼儿,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对的。然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需要老师的不断提醒,不断培养,让幼儿从小就知道幼儿园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生活有一定的约束力。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对孩子进行明确要求的教育。譬如:到户外做游戏时,要按次序排队。眼睛看前面,小手拽着前面的小朋友的衣服,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大声喊叫,不能到处乱跑,要按老师的要求做游戏。玩玩具时不能抢别人的玩具,不损坏玩具,而且,玩过后要把玩具摆放整齐。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没有声音,饭后擦嘴,午睡能配合老师穿脱衣服,并且能自己安静入睡……象这些琐碎的小事却构成了幼儿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点点滴滴。由于对幼儿的要求具体明确,幼儿也很清楚在什么时候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行为,这样,便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把游戏贯穿到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之中。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在洗手、入睡、吃饭、穿脱衣裤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在培养和训练中,孩子总是做的达不到要求,反复思考后,我觉得,可以把这些基本要求编成儿歌,让孩子边做边说,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之后,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儿歌《洗手歌》和《我的小手真能干》等,几番努力,孩子们学会了儿歌,每次洗手时都不忘说儿歌,洗手的顺序一点都没错,后来,我渐渐的发现游戏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很有效果。有一次,我看见班上的某个小朋友在玩玩具时,老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还不知道去捡,第二天,我就告诉小朋友我们今天要玩一个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小朋友很感兴趣,我用塑料筐布置成玩具的家,让孩子把“玩具宝宝”送回他们的家,游戏开展的效果非常好,一段时间下来孩子有了玩具需要回家的意识,每次玩过后都主动的把玩具捡好放到框里,良好习惯得到了提高。
  三、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必须要持之以恒。
  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不断的强化,特别是托班的宝宝,他们基本上还没有自觉的意识,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中去,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如:我组织幼儿开展了“小手变白了”、“谁的小手最能干”等活动,把养成教育和朗朗上口的语言结合起来,日久天长,便自然形成了习惯。从以上情况来看,必须与幼儿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如:进餐方面,饭前便后洗手,进餐的正确姿势,不随便讲话,保持整洁,不剩饭菜,饭后擦嘴、洗手……总之,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紧扣,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才能慢慢形成习惯。
  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必须坚持正面教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讽刺好得多”,心理学上说:愉快的情绪能促进大脑形成一个兴奋的点,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托班幼儿由于年龄小的特点,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就发现当小朋友玩玩具时,非常的吵闹,到处乱跑,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而这时你轻轻说一声:我看哪些小朋友和老师一样做得好,安静的坐在小椅子上玩玩具,然后再表扬几个很快做到的小朋友真棒,必要时奖励小红花、小红旗,那么其他的小朋友也想得到,肯定也会这样做。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谁最棒”专栏,用五角星、红苹果和小红花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一朵朵灿烂的小太阳里,老师每天都观察幼儿的进步,一周下来表扬得五角星、红苹果和小红花多的幼儿。小朋友为了争做好宝宝,得到更多的五角星、红苹果和小红花,都努力认真的遵循各项常规。于此同时,我们也请家长配合,平时在家多对孩子进行肯定,借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具体内容:早睡早起,有礼貌,独立进餐,不挑食,爱护玩具……对于宝宝每天的进步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家长都反映说这样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宝宝各方面都明显进步了。
  五、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必须要家园共同努力。
  习惯培养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家长和老师一齐努力,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庭是幼儿最早接受习惯的课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都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及时进行教育,并坚持始终让孩子去实践,尤其当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家庭更要与幼儿园实施同步教育,使孩子更快、更有效的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老师要和家长加强联系,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能让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又是另一种要求,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教育家约.凯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说明习惯养成对孩子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在幼儿的心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播种下希望的种子,让孩子们收获到一生的幸福。

  • 【发布时间】2016/10/12 13:07:01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