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为农村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

 

【作者】 刘 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为农村孩子插上阅读的翅膀


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园区中心小学 刘 艳


  【摘 要】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很好的途径。但是,课外阅读在农村小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三大问题出发,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问题;解决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优化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极其让人担忧。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理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课堂上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还做这些“不务正业”之事,实属“浪费时间”。在农村中,很多家长不会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去看课外书,觉得看这些书还不如给家里干点家务。或者有的家长会觉得学校发那么多书,孩子都没有看完,还要看课外书干什么? 
  (二)缺少浓厚的读书氛围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当今众多的农村小学校园里,存在着诸多妨碍小学生课的因素:
  1.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很多农村小学,办学历史不长,学校办学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无法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2.任课教师迫于教学压力,虽然也强调多看课外书,但缺乏良好的习惯和方法的指导,学生囫囫吞枣,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三)学生无课外书可读
  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家中没有藏书,即使有读物也是内容单一,种类少。原因一是受家长忽视,觉得只要孩子认真学习就行了。二是市场上孩子喜欢的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三是学校对课外阅读重视也不够。学校图书室利用率低,课外阅读活动贫乏。学校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做不到向学生全面开放。现有图书内容陈旧,数量有限,不适合学生阅读。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解决方法
  (一)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源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之后,更要激发学生喜爱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内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首先要做好读物的推荐,最广泛的就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比如说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推荐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去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了《小草和大树》可以推荐《简·爱》,去感受简·爱那如沙漠中仙人掌花般怒放的生命;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去了解林冲之后的经历与命运,从而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身不由已的人物形象。
  在班级里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一是读书积分卡制度。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积分卡,由老师填写。每读完一本书,积分500。如果是名著则积分700。二是读书奖励制度。可以凭积分去老师处换取老师的藏书阅读,3000分兑换一本。三是读书擂台赛。按月、学期、学年分阶段评选“读书大王”,奖品是自己喜欢的一本书。
  (二)挖掘书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他们大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必然在家庭中进行。教师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告诉他们课外阅读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引导父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多给孩子买书,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农村小学生中,留守儿童问题比较突出,应该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在节假日具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
  由于农村小学资金比较薄弱,所以图书馆资金投入不怎么景气。我们应该把这些不足弥补好,而“图书漂流”正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每班学生买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班主任编码登记。然后集中到学校,每周由每班的借书员负责借书。这样学生可以以最小的付出,阅读更多的书。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用课上学习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我们可以利用课堂作适当的延伸,课内外衔接进行课外阅读。由于有课本作依托,延伸指向比较明确,阅读目标与重点也相对明确。对课内阅读起着巩固与促进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相关文化素养的积累与培养。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对有些难懂的书,狄慈根坚持一读再读,直到懂了记下为止。他说:“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问题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问题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可见重复阅读,也是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
  有的同学对课外作品只读一遍,脑海里留下模模糊糊的印象和肤浅的感受,显然这样的阅读是失败的,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让他们烂熟于心。但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鼓励学生从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之一。阅读贯穿于人的一生,其中小学阶段的阅读尤为重要,它对奠定人生的价值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阅读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但这也不能成为忽视农村小学阅读教育的理由。让书籍的阳光照亮他们的生活,用书籍的翅膀带动他们,以书籍的浓厚底蕴塑造他们人文素养,陪伴其一生。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15:20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