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作者】 任堰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湖北省十堰市第五中学 任堰伟


  【摘 要】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类或分得更细,再根据《大纲》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层测评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 分层教学;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全面性的,普及的教育,是一种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学生能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对学优生我们应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学困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
  一、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提出 
  七年级新生入学后进行分班摸底测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发现,学生之间更有明显的差距,面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学习状况,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明智的,不但不能提高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反而会加快两极分化,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素质教学极为不利,而且当代学生自尊心极强,不认为自己是弱者,并且对每一个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发现感和荣誉感,新课标也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提出了数学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设想。分层教学的优点有:
  (1)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2)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3)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所带的两个班级进行了试验,并对一个班级实行尝试分层教学的方法,便于比较、总结、改进。 
  二、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实施 
  课堂尝试分层教学的实施,重要的一条是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优化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和睦相处的学习环境和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课堂尝试分层教学不是降低教学要求,放弃差生的基础教学,而是有意识的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逐渐向整体优化发展。但在班级中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又受到城市环境以及家庭中家长的过分溺爱意识的影响,个性明显,性格倔强,对老师的善意的劝告起逆反心理,甚至少数学生听之任之,对学习不抱任何希望,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因而不愿接受低层次教学,甚至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有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布置作业,有“多多益善”的错误道理,也不愿做分层次的作业,不了解底子薄资质差的学生的痛苦心理,强其所不能。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不利心理因素,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启发学生的觉悟,使其明白学习的目的性,要争做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性,不是教完为止,而是使得学生搞懂,会用这些知识能解题,要注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要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同时课堂中师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交流的,因此积极创设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师生情感交流。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必须具有为人师表,民主教学的作风,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经常主动、真诚地征询学生意见,或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如实地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某些环节的不足,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问必答,做出承诺,并在行动中有所改进,只要长期坚持老师的民主作风,不断培养师生间的融洽感情,从而进一步优化教与学的环境。
  三、尝试分层教学的效果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分层教学,我感觉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各方面都获得了最优发展,使我充分明白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态度的益处。因为他承认学生差异,注重对不同基础和层次学生的差别对待。在教学过程、课程辅导、评价激励、方法指导等诸多学习环节上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教育和激励。
  现对分层教学对学生各方面影响简单总结如下:
  首先,心理影响方面。反映在学习态度、方法、兴趣、竞争意识等方面的转变上。比如,分层次能使不同层次的同学比较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数学的基础和实力,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促使其开始重视数学,进而转变学习态度,加大学习投入,讲究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同时,老师则可以对这部分学生加大辅导力度,加大完成学习任务的监督力度,注意降低评价标准,多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以经常性的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最终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其次,成绩提升方面。分层次教学实践证明,分层次后,分班时成绩比较落后的那一部分学生是进步人数最多而且是进步最快的。有一部分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基础更扎实了,成绩进步很大,有的甚至能与成绩本来靠前的学生相比。他们的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有很多深层次、决定数学素质的因素都在发生改变。他们的学习信心、兴趣、习惯、方法、思维、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观。这些改观正是数学学习素质的本质性提高,有了这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能力就已经得到提高,可以说学生对数学这门课有兴趣而且会学了,正可谓“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只要按照教学规律办事,按照学生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朝着整体优化的目标,一步一步地继续努力下去,我们将会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20:22
  • 【点击频次】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