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体育课情感教学的作用
浅谈体育课情感教学的作用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佟江小学 刘 军
情感在体育教学既有信号功能,又有动力感染等功能。体育教学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景,以情激趣,从而促使学生乐学、愿学、爱学。通过恰当的情感教学,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能激发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和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和健康人格,使之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一、依托情感教学,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课堂教学即有知识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学的全过程就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信息线路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情感,不仅有助知识的传播,也有益于激发学生接受知识、认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情感修养。
二、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基础。小学生的情感分辨率不高,比较抽象的情感道理他们不宜接受,这就需要教师的爱要广博、细腻、真诚、直接。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的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同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绝不迁就和放任自流。在情感教育中,教师更具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情感表现、积极的情感品质的开发具有示范,感染和促进作用。教师吧把自己对学生热爱的情感准确地、及时地传递给他们,他们就会将老师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不断地内化为自信,从而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内驱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教师只要有热爱学生,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在感受老师诚挚的爱时,便会心情舒畅,产生一种安全感、理智感和道德感,进而对老师产生的信赖,“亲其而信道”,从而达到“信必中听,听必改之”的教育效果。
三、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小学生思维活跃,充满憧憬,可塑性很强,处于世界观形成的萌芽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一直情感培养是不容忽视的。现代心理学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是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加强大的苦难挑战。同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客服困难的优良品质,让他们自己去反复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滋味,以面对将来更多更新的挑战。体育情感教学方便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有利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各种游戏比赛,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转移,并通过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并使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育活动越来越有积极的情感动力,并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体育课基本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好。
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该如何加强情感教育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诸多方面着手进行:
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
2.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3.培养小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4.营造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
5.创设情感,对学生进行精神思想品德教育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渗透情感教育
1.教师应该在课前检查和调整情绪
2.布置整洁、优美的上课场地
3.做好优美的示范动作
4.以优美的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
5.把幽默带进课堂
6.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
7.要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领略到成功的愉快。
总而言之,我们在体育课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情感教学的方法。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心理和身体情况,进行情感教学,提高体育课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25:58
- 【点击频次】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