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数学作业生活化

 

【作者】 李喜德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数学作业生活化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小学 李喜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只有把数学教学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才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出它的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示出学习数学的水平。因此,把数学作业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社会生活这片广阔的空间来布置家庭作业呢?现将生活化数学家庭作业按以下三种类型谈谈我的做法:
  一、游戏型家庭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但是,在设计游戏型作业要考虑与所学的数学内容有联系。如学习了《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左脚、右脚的游戏。可以一个人说,另一个指;又如学习了《认识物体》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认识物体的游戏:回家请家长把学生的眼睛蒙起来,让他们用手摸桌上的东西,说出是什么东西,并说出是根据什么性质辨认出来的。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真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二、实践型家庭作业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增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回家测测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脚步的长度,算算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去买买学习或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又如,学了面积计算后,可以让学生测量并计算自己房间的面积,再设计一下,如果你房间里铺30cmx30cm的地砖,需要多少张。给父母提一个装修计划。这样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学得轻松,学得有意义,能学到课堂上得不到的实践经验。
  三、社会调查型作业
  在新课标中已提出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进行一些初步的数据收集及整理统计,因此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可适当安排一些作业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调查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数学统计,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从而引起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规定三年级学生做家庭作业的平均时间,不应该超过半小时,请你设计调查表,调查这一周内,全班同学每天做作业的平均时间,并检验是否符合规定,并向老师提出布置作业的好建议。又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每月总的用水情况及主要方面用水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交给妈妈。这些作业既有趣,又紧密地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中的数学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作业自然如此。只有来源于生活,又能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作业与生活联系起来,让我们的数学作业也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26:11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