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思路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思路
陕西省韩城市新城区相里堡小学 张 利
帮教必须从心开始,首先是我们老师心中要有学困生,急学困生所急,想学困生所想,从学困生的学习实际寻求切实可行的帮教策略;其次是做学困生的帮教工作,要从拨去他们心头的阴霾,树立学习的信心开始。
一、“低起点、小步子、勤约定”争星脱困的教学方式
①对待学困生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因人而宜,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教学目标分化成一个个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中小目标,制定出“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然后和他们作出一天、一周、一月的约定,鼓励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成功目标,继而争星脱困。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学困生,特别要注意把培养成功心理、强化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坚持对他们施行激励性评价,为他们创设享受成功喜悦的机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和自信心。②“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具体说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的分段教学目标为基准,根据学困生实际再细化为A级、B级、C级三级评价目标,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积分,让学困生争取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颁星奖励。比如阅读中的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对此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们把它分成A级——正确(2分);B级——正确、流利(3分);C级——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在实际操作中,以评价细则为指导,联系每一篇课文,让学困生确定争取的目标,当觉得可以过关时再到老师处朗读,获取相应的积分。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小节一次并颁星奖励。每个单元有三篇课文,如果累积到6-8分就颁跨越星,累积到9-12分就颁追逐星,累积到13-15分就颁自豪星,期间如果第二单元比第一单元有进步,再颁进步星鼓励。期末进行总结考评和补测。③制定学困生分层目标评价细则和争星脱困实际操作,能让学困生感性地看到自己进步的过程,享受达成目标的喜悦,在目标达成中产生争取更大目标的动力。但是这两项工作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操作的,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妨以“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篇课文”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帮助学困生脱困。
二、促进积极迁移,唤醒积极心理
学习迁移是广泛存在的,既有知识、技能的迁移,也有方法、情感和态度方面的迁移。不论什么迁移都会出现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两种现象,我们要从学困生的情感态度着手,帮助他们促进语文学科的积极迁移。①亲其师,信其道。我们的心中要有学困生的位置,用我们的真诚、真心去关爱学困生,让学困生喜欢我们,信任我们。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才喜欢他所教的学科。②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能触类防通,促进更大的迁移。掌握每一个字词,读好每一篇课文这是学困生必须掌握的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积极的评价对待学困生每一次的词语听写过关和课文朗读过关。通过及时小结,帮助学困生分析和概括掌握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鼓励性的评价,让学困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并把这种心理迁移到语文学习的其他方面。③这些学困生只是语文学科的学习暂时有困难,在其他学科或其他方面会有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就要利用这些闪光点来引导他们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迁移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
三、运用激励机制,体会成功的快乐
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弱势群体更为强烈。“给点阳光就灿烂”这话说得非常好,对学困生,教师往往是一个友好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候就能让他们感觉到阳光。李旺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而且特不爱做作业的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让我头痛。一次批改作业后,我找他谈话,很友善地说:“我一向认为你回答问题很棒,很快就能将答案说出来,其实只要你上课多举手,就会忘记搞小动作,不信你试试看。”后来,当他举手回答问题时,我都试着用“你真行,这么难的你都说对了。”“李旺,你太了不起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么精彩的话的,真佩服你!”看到他表现有进步后,下课时,我又会特意站他那对他说一句“今天你进步了”。“今天你进步了。”这句话大概只说了一个星期,想不到他的作业居然也能坚持每天写了,不要再去“跟”了,这几星期,我感觉很轻松,因为再也不要去找他来补作业了。正是因为运用了激励性的话语,这名同学才有这么大的变化,以往老批评埋怨他,反倒适得其反,而现在,正是在激励话语的鼓励下,他体验到了成功,才有了飞速的进步。
四、要密切联系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家校合力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家长,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因忙于生计,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有些家长甚至已经对子女的学习失去了信心,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他们说得最多的是“自家的孩子自己清楚,我们已经管不好他(她)了,完全拜托学校老师了!”鉴于家长这种撒手不管的情况,我们教师在学校里要对这部分学困生特别加以照顾,弥补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比如辅导他们做好家庭作业。此外我们可通过家校联系手册、电话以及上门家访及时告知学困生取得的点滴进步,以树立学困生和家长的信心。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40:26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