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绿色环境

 

【作者】 玛依拉·米吉提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绿色环境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九小学 玛依拉·米吉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环境,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种环境,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教学过程的发展,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习成效的好坏。因此,在师生间构建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是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环境
  长期以来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独角戏,这种方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观看、强迫接受的地位,师生没有互动。这种环境导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都受到抑制,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参与、互动环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情感交流的师生双方的合作。我认为在教学中将以往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提问,改为师生之间的“你问我答”即由一个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由其他学生或教师来回答,教师和学生互为“你”和“我”。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用“学生语言”,提问的同学更容易理解,有时候,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而得到同样的答案,比教师用一种方法解答更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方法还可用于考试试卷的评讲中。实践证明:这样做避免了教师提的问题学生因不会回答而紧张、尴尬的局面,还避免了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又没有机会问的局面,尤其是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提供了问的机会,使他们能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踊跃。此外,我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交替采用小组讨论的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方式、角色扮演的演讲方式、动手实验的实地操作方式、竞赛抢答方式、主题讨论等方式辅助教学。在这些教学方式和活动中,师生交流渠道通畅,信息量大、交换速度快,教师造就学生才能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环境
  过去,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总是放在知识结果的传授上,并以此来对自己的教学效果作肯定或否定。如果对“结论”不满意,则对学生进行大运动量、反复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的,学习的感觉是枯燥而痛苦的。因此,我注重把教学的重点从知识结论的传授,转变到对学生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使学生直接置身于教学的探索环境之中。
  例如: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上)年级《6的乘法口决》这一课的教学。“6的乘法口决”虽然是本课学习的新知识,但学生似乎已经“知道了”。我就抓住学生已经“知道”的这一起点,让学生大胆猜测“6的乘法口决”有几句,哪几句?但是,学生是否已对“6的乘法口决”真正理解并掌握了呢?不是!所以还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而往往缺乏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有力的探究支点,引发学生的探究策略。于是我出示“操作探究要求”及多样化的自主探究素材如“小棒、小图片、图画纸等,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探究支点,才找到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才引发了学生多样化的探究策略。有的学生用摆小棒来研究,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探究等。并且同样是摆小棒或画图的方法,对同一句口决又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环境
  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以及数学习题,多是以封闭为主的,方法唯一、答案唯一、条件唯一,这样容易使学生简单的感知知识,不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其实教材和习题中存在很多可以开放的“点”和“块”,这就为教师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了环境和舞台。
  开放题的训练是教学开放的一种很好的操作手段。教师应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改变呈现方式,引进开放题,让学生参与训练。教师设计练习时,要多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和思考价值的开放题,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习惯,发展思维创造性。
  (l)条件的开放。在设计开放题时要冲破原来的设计模式,可以给出多余性的条件,也可以隐含规律或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去筛选或寻找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
  (2)问题的开放。传统的习题中,问题一般是固定的,学生可以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条件,然后把条件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形成了比较单一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中,可设计一些需先提问题再解决的问题。根据同样的条件往往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开阔。
  引导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解答,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不同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解法的开放。以往教师讲解题方法时,只讲一种或两种方法,其他则不予理睬,甚至否定。这极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教师要开放学生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学生的解题策略合理、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如能独辟蹊径,则更要提倡。
  (4)思路的开放。即题目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知识、不同的策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探索,可以使学生获得思维训练。
  (5)结论的开放。结论的不确定或不唯一,是开放性习题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使得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能使小学生积极地思考,独立地探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求的能力。
  开放性练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了机会。它使学生由消极的等待条件发展为主动的获取条件,进行创造性学习,从而点燃了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之花!
  四、小学数学教学的快乐环境
  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把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如:1、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2、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3 、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组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兴趣十分浓厚。
  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绿色环境,靠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收获喜悦。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教学手段,创造并抓住时机,调动学生全程参与,就一定能创造出绿色的工作环境、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40:56
  • 【点击频次】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