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 尹 燕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龙滩乡小学校 尹 燕

 

  【摘 要】 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努力应从培养学困生的质疑、解惑的良好习惯,指导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激发学困生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拓展学困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着手。养他们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他们顺利成才,以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时代在呼唤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中国教育大地,教师应该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投身新课改之中。教师也应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平等,给学困生一片畅想的蓝天,从而实现学生个体之间的相对平衡,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本文笔者就如何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困生的质疑、解惑的良好习惯,有利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困生自主学习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他们新的学习方式应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要位置。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的教法重点在于“主导”,老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把现成知识“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把有效的学习方法交给学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因此,对于学困生,老师也要努力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消除害怕心里,培养自尊心,健全他们的人格。同时,有意识地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心理品质,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质疑、解惑,自主获取知识,使他们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他们自主使用工具书,扫清字面障碍,自己去发现问题,尽可能解决问题。
  二、指导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加快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最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贵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形成能力,达到目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佳作如天宇中灿烂的星星数不胜数。而课本所选的仅是汪洋大海中的几朵有活力的浪花。老师引导他们通过学习一个个典型的例子,掌握其一般规律,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归纳方法时,比较阅读法是常常运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文章的比较阅读,分辨异同,归纳其相同点及不同点,从而达到掌握这一文体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对于大量的词汇、精彩的句段包括名言警句,应该采用积累法,虽然它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法,但是它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法,这个传统显然不难丢。积累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笔记,二是记诵。老师要耐心细致地教会他们作笔记,尤其是作好课外笔记。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随时分类别作笔记的良好习惯。新课程教材中,有很多课文语段要求背诵。同时,特别要求他们在课外自主收集一些优美语段,并要求理解记忆,以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记背的内容一定要他们理解,一定要让他们懂得对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人生修养是有益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拒绝背诵,也会努力去积累。在此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当然,指导学困生的有效方法还有很多,但要因人而异,科学适用。
  三、激发学困生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困生在课堂上不是两脚书橱,更不是看客,而应该是积极思维、有所创新、不断开拓的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肯定他们的学习活动,允许他们犯“合理”的错误,切忌不要嘲笑和歧视他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发挥民主教学思想,积极创造生动活泼、民主协商的教学氛围,把阳光洒向这类弱势群体,努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大胆鼓励他们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这样他们就会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能大胆发言,就能敢于说、敢于辨、提出新见解,不断开拓前进。当然,语文课堂教学要给学困生以有话可说、畅所欲言、独立思考、解决疑难的机会,打破优等生独霸课堂的局面,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教师应大但地把中低难度的问题交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地学习,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力求进步,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拓展学困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空间,保证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顺利建成,教学资源完全共享,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学习手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困生对于校园网络也充满了好奇心,看到打开的电脑,也想去摸一摸、试一试。因此,老师要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进行有序的组织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为他们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老师自行设计的教学课件,自己思考,自己操作,在新环境中,有滋有味地自主学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困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有效的训练方法,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达到有效转化,促进其顺利成才,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 【发布时间】2016/11/20 21:24:26
  • 【点击频次】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