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刍议
新课改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刍议
山东省昌乐实验中学 张素兰
【摘 要】 随着“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地开展,初中美术在中考指挥棒的打压下,没有发挥应有功能。在新课改的今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营造愉快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评价中扬起学习风帆。
【关键词】 初中美术;新课改;课堂教学
美术是学校培养学生、进行“五育并举”中美育的主要途径,能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地开展,初中美术在中考指挥棒的打压下,没有发挥应有功能而“退位二线”,美术课堂被挤占,美术考核被取消,美术教师被“转行”。面对如此窘境,学校美育何以落实?学生美术素养何能提高?今天,我只想从坚定美术教师自身思想出发,在有限地美术教育时间、空间里,充分运用新课标精神,运用新课改理念开展美术教学,从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美术能力。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变化多样的
新课改提倡互动课堂。美术是门操作性课程,其课堂更是师生的互动对话。这种对话是情感的交流,是技能的交流,也是思维的碰撞交融。新课标要求“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因此,我们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富有变化的方式营造和谐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有趣和快乐。如教学《春天的畅想》一课时,我出示表现春天多媒体视频:“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堂上热烈、活泼的气氛,让他们大胆的参与进来。而另外一个案例,当我在讲《校园伙伴》一课时,我创造了条件让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活动中,提示他们注意人体在活动时候的变化,并让他们通过互相量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们的身高比例,来体验我们上课讲到的“立七坐五蹲四盘三”的人体基本比例。这样,他们理解掌握比例的程度会更加深刻更加彻底。
二、美术课堂应该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教学信心和耐心,才能给学生和蔼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才能营造轻松愉快和学习氛围,才能有效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中来。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教师从细节做起,从日常做起。例如每次进教室,应该面带笑容,让学生把我们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平时既要注重自身的外表美,更要注重表情的丰富性,语言的亲切性,让学生感到教师的风趣与幽默。课堂更是如此,需要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能分层教学,能分层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我们知道初中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所以,我们在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基础上,允许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消化和掌握知识,营造一个愉快、宽松又充满艺术情趣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参与美术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美术课堂教学应该借助多媒体丰富资源
新课标要求“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这个要求,我们要把它体现在美术各个方面的教学中。在高科技进校园、进课堂的今天,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落实这个要求的有力载体。所以,信息化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是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学境界。如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欣赏,是枯燥的理论。如何把这第一节欣赏课上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借助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等,把理论图形化,直观化。这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讲,利用美术作品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来直接感染学生是美术欣赏课中最好的方法。多媒体教学为此提供了最佳的手段。我们利用电脑,美术作品的来源途径就非常广泛了。扫描或从光盘、网上下载,都是制作课件时获取图片的好方法。利用各种工具软件处理图像,可制作出集图、文、声、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它能融入声音和动画。当我们在展示作品图片的时候,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学生欣赏时非常专注,常常发出一阵阵感叹,教师此时组织学生发言讨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讲解这件作品,都往往能取得积极效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于某个局部的赏析,教师可明确地在屏幕画面上指出,非常有利于学生观察,从而优化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如在美术欣赏中,让学生们体会中国画的用笔,那种书法般的笔法能让他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总之,适逢美术新课程改革时期,我们要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创新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发挥美术应有的育人功能,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贺亮.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12;
[2]吴连军.创建和谐 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新探.《林区教学》2007.4;
[3]杨洪军.浅谈对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几点感受.《中国校外教育》2009.4;
[4]张颖颖.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国校园导刊》2011.1。
- 【发布时间】2016/11/20 21:26:10
- 【点击频次】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