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罗文”给我注入新鲜血液
“罗文”给我注入新鲜血液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茅阳第一小学 黄昌芸
从2014年开始,学校规定每周三晚上组织教师们到图书馆读书一小时。刚一听说这规定,我觉得不可思议,在我看来,读书嘛,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何时读书?都是自己的事,全凭自己的喜好,学校做出这样的规定不是多此一举吗?并且还要签到打考勤,这让我多少有些难以接受。可慢慢地我发现我喜欢上了这样的阅读生活。虽然现在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学校,在新学校也没有了那个“规定”,但从那以后每天读书却成了我入睡前的摇篮曲直至现在。也是在这样的读书过程中,我读到了一本启迪了我心灵的书—《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是由俄罗斯传到德国、法国、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的。日俄战争期间,前线上的俄罗斯士兵每人一册,必须随身携带。日本人在俄罗斯战俘身上发现了它,于是,这本书被传到了日本译成了日文。日本天皇下令:所有的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必须人手一册!
《把信送给加西亚》讲述的是罗文中尉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故事。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它倡导了一种对工作勤勉敬业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企业、单位和社会的发展。
现在这本书就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薄薄的,朴素而不鲜艳。这是我看过的最小的书了,叫它小册子好像更适合,可它却是那样“厚重”,因为读了它之后我明白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行为法则——“只有投入才有回报,只有忠诚才有信任,只有主动才能有创新,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本书以一种足以让所有人信服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极为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人才价值观,使我深深地记住了他——“罗文”,认识到工作的态度直接体现了工作的质量,要看一个人做事的效率,就要看他的工作精神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人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领导一转身就懈怠,没有监督就没有自觉,对工作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以至于自己总是在原来水平上来停滞不前,不自我省思,而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点。整天抱怨说什么社会不公平了,埋怨自己没有找到好工作。其实在埋怨和抱怨的同时,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坐下来仔细地想想,为什么这些“不幸”会落在自己身上呢?这又回到了“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上了,我觉得人生真正的不幸就是那些对自己不负责任,工作态度不端正的人,特别是有才华的人,因为自己有才华,所以觉得自己就应该被重用,被别人所重视,不愿意从小事做起。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又有什么用呢,在现实世界里,到处看去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他们有才华但又是穷人呢?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敬业精神,缺乏主动完成工作的积极性。
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要想干成一件事,出色地去完成它,除了具有主动性,忠诚度与责任感外,还必须要专注地盯住此事,锁定目标,认识这就是命令,必须完成。书中罗文中尉是在孤身一人,不知道加西亚将军具体在哪,长什么样,又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从美国出发秘密登陆当时尚被西班牙军队控制的古巴岛,最后成功地把信交到了加西亚将军手中并带回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整个送信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在罗文中尉迫切希望完成任务的心中,却有着绝对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试想,如果罗文一味抱怨领导交给的工作难度太大,对领导的决定似是而非,没有敬业精神,他就不会积极主动去把信送给加西亚。也就不会有他这近乎传说的事迹,平凡也能成就奇迹,不是吗?
我们要想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传奇,就需要勤勉敬业。要做到勤勉敬业,首先要从心理上树立自信心,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才能丰富知识,掌握更多的机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机会才不会擦肩而过,才能培养高尚情操,才能超越自己,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心灵,改掉一些抱怨,站在单位、个人、社会的立场考虑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后,自身素质提高了,也就有了勤勉敬业精神,不论领导干部还是一般职员,在环境变化时,尤其是条件较差时,都能把这看作是对耐心和自制力磨练的机会,调整心态,积极适应环境,把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命运看成是同一体,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事业基础与单位的发展紧紧相连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英雄其实就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的普通人的时候,我们就是一个称职的好员工,我们就能成就属于自己的传奇。有了勤勉敬业精神,就会使工作从盲目中走出来,梳理好工作,制定优质工作计划,并能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并能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改正工作效率不高,拚弃错误的、有一定缺陷的工作方法,在改进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工作机制,使我们工作不断前进。
永远记住:“机会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不要停留在原地等着天上掉馅饼,一切成功都是努力的结果,让我们停止无谓的抱怨,收拾好心情,从头开始,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去做每一件事,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像罗文一样的人。
想到这,我借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离开暖暖的被窝,打开书桌上的台灯,翻开读书笔记,记下了这感想。至深夜,我默默地注视着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进入了温馨的梦乡。梦里,我似乎无法分清:我是谁?谁是“罗文”?
- 【发布时间】2016/12/27 17:21:58
- 【点击频次】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