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思考

 

【作者】 罗聪林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哲觉镇哲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一轮的课改培训;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寻找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在学校数学教学中不仅显得更为重要,更是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的探索要求。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救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
  
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以为是创新。这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
  
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论述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等同于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它不一定具有原创性。教师应该通过挖掘教材主题,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主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些探究对学生本人来说,是崭新的课题。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氛围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引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3
、在班集体中加强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针新能力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有利于取长补短。教师要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就是在班集体中营造创新环境。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个别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要把操作要求明确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4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对于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教师要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5
、在总结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如总结一个问题,总结一堂课的内容,总结一次讨论的结果,总结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每次总结,都可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要避免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培养创新兴趣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1
、利用恰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的难度高低适度,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疑问,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2
、利用好胜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讲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情,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
、利用数学美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代数表达的简洁美和几何的图形美上。代数中的许多公式具有简洁,对称的美感。如完全平方公式,就是对称的。许多几何图形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动他们创新的热情,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三、教师应该成为保护创新能力的监护人
   1
、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急于出示最后结论,而是应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有辩证的观点,发现的眼光,要实行多元化的发展评价。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以理解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2
、要有赏识学生的评价
  
初中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对他的关注和赞许、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在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与发展,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 【发布时间】2020/8/13 8:58:26
  • 【点击频次】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