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作者】 陈 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八中学 陈 丽

 

  【摘 要】 导入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使学生产生学习欲望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同时也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为整个教学成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导入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导入技巧英语课堂高中英语

  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入的恰当与否与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巧妙的导入引人入胜,既可以促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课文的准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新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几种新课的导入方法。
  一、课堂导入注意事项
  在新课程改革下,新授英语课的导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等。课堂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此外,英语新课导入还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即:集中注意――引发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的――进入学习主题。导语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既能吸引学生注意,诱导学生求知,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旧知与新知联系紧密,进入课题自然合理。
  二、课堂导入常见的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体裁、题材,可采用以下几种启发方法来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法
  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衔结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通过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传授新知识的契机。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在感知事物时,与该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迅速,越全面。如讲解名词性从句时,可以由复习宾语从句入手进一步讲解表语从句、主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由于有宾语从句的有关知识做铺垫,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他名词性从句的概念和用法。
  2.电教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学设备也在逐步更新换代。录音机、录像带、幻灯片、VCD、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地运用到课堂中。运用电教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大、节奏快、活化教材内容、交互性强,能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积极性。
  3.故事导入法。
  使用故事导入法时,所选故事宜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生词不宜过多;故事内容应紧扣本课主题;教师讲故事时应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很快就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4.联想猜测导入法
  众所周知,课文的标题往往能体现文章的主旨。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利用标题,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将要阅读的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5.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是指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情景,把认知活动与其发生的实际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情景导入法是英语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导入新课方法。一般来讲,英语教材中的对话和课文大多出现在一定的情景中。教师可以在新课起始阶段,借助动作、手势和表情等体态语,运用直观教学,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将教学内容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感知、理解新语言材料的意义、用法、功能及作用,理解具体情景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说:“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情景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直观情景导入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直接“入境”。“入境”才能“生趣”,才能身临其境,尽快进入语言学习的最佳状态——习得。
  6.背景知识导入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既感兴趣,又对教学非常有利,还对学生做交际英语的习题有帮助。且背景导入有助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活动的思路畅通。背景知识的介绍给英语教学赋予了文化内涵。由于学生对外国文化的特殊兴趣,从背景知识入手导入新课,不但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深刻领悟新材料,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教人、教文化、教语言一体化”。
  以上方法不一定人人适用,但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时而变化一下课堂导入的方式,绝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至关重要,其方法灵活多样,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多动脑筋,多积累经验就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以及新教材丰富的语言材料来导入新课。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2]程晓棠、郑敏编 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朱作仁.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刘汉昔、党永升.“导学法”实验的初步尝试.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沪),1997(1)

 

  • 【发布时间】2016/1/23 18:04:34
  • 【点击频次】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