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刍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李昌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刍议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罗沙中学 李昌丽

 

  【摘 要】 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而课堂教学又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与学校其它课程教学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它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体育;创新教育;有效引领;体育素养

  人们常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的。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每位体育教师而言都是无可回避且有待不断研究的重大命题。那么,如何使体育教学适合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呢?
  一、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师生关系单一,学习处于机械的被动状态。在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关系,学生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对教师也会感到信任和亲切,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期待。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言语和肢体动作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注。在这样欢快和谐的教学中,学生就能体会到尊重、信任和老师的期待,从而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二、利用学生成就感,推动创新精思维
  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好的学习兴趣就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动机。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排球垫球时,有的学生能垫很多次;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协调性强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就会自己去思考、去创新如何做得更好。
  三、体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一般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再加上实践中体力的消耗,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学习的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打开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所以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学习内容,再让学生进行练习,最后总结评价。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形式单一,个体差异关注不够,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等不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相差太远。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排球教学比赛中,只要能让本方得分方法和手段都是好办法,让学生把所学的动作和战术进行创新,教师在进行鼓励同时提出建议。就拿垫球说,只要能救起球哪怕用脚也是好球,而不是按部就班学了双手体前垫球就只能双手体前垫球。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他们创新的空间,这样就能体会创新带来的乐趣,推动创新。
  四、开发右脑,发挥右脑潜能作用
  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右脑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突然豁然开朗,其实这都是右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右脑的发达与否和一个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紧密相关。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两半球对较弱的一半受到训练和激励而与较强的一半配合时,其结果大脑功能能够成倍的提高。例如,徒手操、广播操的对称运动、跑跳、滚翻等运动,都对开发右脑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开发学生右脑的主观意识。例如,多编排一些活动左手及左臂的练习和活动,像左手抛接、推掷练习等。在平时的球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用左手运球,左脚踢球。另外,可以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音乐,多媒体等其他元素,来开发右脑,发挥右脑潜能作用。
  五、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调动学生创新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非常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的评价焦点不能只集中在学生考试成绩上,这样严重制约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因此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基础的不同,正视个体差异的需求。不仅要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动的提高上,还要对运动价值、运动方法和体育综合能力的评价上来;将体能或运动能力的考评重心转到学生能力整体素质提高的幅度和过程中来。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应针对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基础的不同,正视个体差异的需求。将运动技能的考评转移到同时,运用课堂的互评、自评的评价杠杆作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形成自评、互评的良性习惯,从而充分发挥考核与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体育课程评价以不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条件、不同目标和不同对象的教学结果,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体育教学中应多角度衡量学生的进步,给学生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意识,这样能使学生在原来的成绩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更有效地学习。
  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成进.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4(11).
  [2]曾娟.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与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 【发布时间】2016/1/23 18:13:48
  • 【点击频次】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