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

 

【作者】 李辛姣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

 

广西恭城县民族中学 李辛姣

 

  【摘 要】 “任务型”教学是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模式。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在运用中学,为运用而学。课堂上师生和生生的互动与交际帮助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并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 任务;交际;活动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合作,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外语已成为走向世界,通向未来不可缺少的通行证。新的形势迫使广大的中小学教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迫使他们必须具有时代感和紧迫感,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广大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研究如何摒弃“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寄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以任务为核心的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 ,简称TBL)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化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它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以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即做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把学生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相结合;?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种由语法训练转向交际训练的机会。它以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任务(task-based),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没有失败、没有他人纠错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培养。“活动、任务、操作”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是优化交际性教学的具体手段,在设计上应当高于单纯的用于解释语言认知意义的直观手段。
  二、任务教学在课堂中的实施
  1.“任务型”教学是从活动中获取知识
  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小组活动,学到新的知识,即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教师备课时重点考虑如何设置一个合适的语言环境,这个大语言环境又是由各个小语言环境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陈述性知识,另一部分则是程序性知识。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通过活动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完成了知识迁移过程。
  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教师应懂得如何设计任务。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习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做到任务的可行性。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第11单元A部分时,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任务:1、根据图片学习了解电视节目种类。对话谈论自己的喜好。复习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know?2、对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发表意见。练习What do you think of soap operas/sitcoms/comedies?ect.以及表达喜好的I love it/ them .I like it /them. I don’t like it. I can’t stand it.I don’t mind it.ect.3.完成练习,并根据听力内容进行对话。4、进行调查,并能做口头及书面报告。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2.“任务”应有充分的信息资料输入
  任务的实施需要教师或学生有一定的前期准备,如收集足够的信息资源。任务的实施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或应用信息的过程。输入的信息资料可以是语言的,如一系列指令或读物,也可以是非语言性的,如一个图表或一张图画。
  3.明确学生、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模拟交际的情景,扮演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可加入活动之中充当学生的伙伴。要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技巧,同时要严格控制课堂讲解的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要注意情景交融
  “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即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如 Go For It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会购物这个功能,  教师可将教室分成几个商店,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钱”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  间内买的东西最多。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用英语做事上,注重了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在这个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5.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知识各界和能力水平存在着差异,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就会
  快慢,有好有差。教师应注意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根据其努力程度给予适当的鼓励。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但不能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最好以小组的方式,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完成任务。此外要注意,提问学生不能有任何偏向。如果教师经常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其他成绩稍差的学生或内向的学生就会降低参加讨论的热情,大多数学生就会心不在焉了。
  6.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许多教师在安排活动时,往往一下达任务,就马上让学生讨论,这样做效果不一定好,因为学生需要思考一下,至少也要组织一下话题。因此,先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准备是必要的。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会积极主动得多。
  三、运用任务型教学的一些思考
  1.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者、任务的组织者、任务完成的监督者,同时在活动中成为学生的“伙伴”。
  2.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任务与任务之间应相互关联,并层层递进。随着课堂进程的发展,任务在其语言知识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应体现渐进性、发展性。
  3.任务的设计要坚持真实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的教学条件去设计任务,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完成任务。
  4.任务的设计要体现人文性。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群体协作精神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时地渗透德育、美育以及和其他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
  5.任务完成后,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评价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要进行客观的评价,使他们感到有成就感,从而学生会学得更积极、更主动。
  四、结束语
  任务型教学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活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因此,作为一名21世纪的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创造性地应用任务型教学,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翁燕文 2003《任务型教学途径》
  [3]龚亚夫 罗少茜 2003 《任务型语言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6/1/23 18:23:58
  • 【点击频次】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