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追求少教多学,促进自主学习

 

【作者】 彭建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追求少教多学,促进自主学习


云南省文山州体育职业中学 彭建功


  【摘 要】 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少一些喧嚣与劳苦,多一些闲暇、快乐与坚实的进步。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要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关键词】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激思启智;自主学习

  “少教多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变教为导,变学为思,以导达思,促进发展。课堂上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
  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是一个舞台,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决不是主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原则,是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中心和主体定位,同时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习“活”起来,激励课堂,创新思维,提升课堂效率。
  与时俱进,实施大物理教学观,注重高效课堂。实施少教多学就要多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多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多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以教师为主导,就要注重: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急于求成。只需三分钟就讲清的问题,不讲四分钟;紧扣主题的引入,不带帽子、绕圈子;留给学生自学和训练的时间,不占用;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不包办代替。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物理、用物理,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实施大物理教学观,努力把物理课堂向课外、向生活实践“迁移”。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师生之间要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构建和谐、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开放课堂,人人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互助;气氛和谐,环境宽松;自主参与,个性发展;合作探究,提高智能;和谐发展,提高效益。
  二、注重设疑问难,追求激思启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如果说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让他们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充满智慧,那么,启发学生的思维则是高效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提倡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几乎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共同的教学主张。而善于启发诱导、激思启智,则是他们教学艺术实践的闪光之处。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无不贯注着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光辉。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所以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某科技馆有这样一则语录:“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这则语录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让学生亲身体会、亲手实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到知识。教师的“多教”其实是劳而无功的,学生的“多学”才是学生获得真知的有效途径。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好问”。
  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敢问、会问、勤问。
  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讲授《摩擦力》时,我首先通过“为什么我们推一张桌子时,很省力?而在推一辆汽车时很费力?”?这样提问是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得出不同的答案。有利于学生综合解答,促进科学合理的判断,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见机行事,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注重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别具一格,学活教材。
  三、优化教学方法,促进自主学习
  作为“少教多学”的引领者,教师要学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做一个虚心的学习者。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源于学习,源于积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竭尽全力地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知识套餐”: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能与生为善,才能做个恪尽职守的好教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优化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习的不同表现,多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发现和所得,教师既要有一颗慧心,又要有一双慧眼。深刻认识: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
  实施少教多学,追求高效课堂,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努力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是为了不教,教就要授人以渔。让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课后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课内外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潜能,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使得教学成为巩固和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
  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积极支持,重视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公式、定律,应介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高中物理的“电场”概念的学习可以与学过的重力场概念加以类比,把电场力和重力,电场强度与重力场强度,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电势能和重力势能进行类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联系。学过这一章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力和能为两条主线,对电场知识进行疏理组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又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教师要充分运用引导、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中点拨一是要“准”,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一堂好课的突出特征是:好课有法,好课有效,好课有情,情就是师生教学的激情飞扬,有滋有味,充满期待。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正确处理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入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和科学文化氛围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充分做到信任学生,实验让学生做,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是非让学生辨,异同让学生比,好坏让学生评,最大限度、恰到好处地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让知识、方法、能力如泉水般地流入学生心田,滋润学生成长。
  总之,课堂教学需要少教多学。“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只有教师秉持“少教多学”理念,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妍妮.试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技术物理教学,2013(07);
  [2]吕明.新课程下创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的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
  [3]贾晓霞.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13(07);
  [4]张向红.优化教学策略,推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创建[J].考试(教研版),2012(03);
  [5]张小菊.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6期;
  [6]王海平.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教学理念[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9期。

  • 【发布时间】2016/3/8 22:39:53
  • 【点击频次】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