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刍议装饰绘画在内初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
【正文】
要把新疆的文化跟装饰绘画相结合,更注重画面形式的要求,构图上追求简练直接,色彩作为绘画重要的表现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装饰绘画的教学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形式美的法则,并且能自如地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和制作中去。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具有新疆特色装饰绘画的世界,因此,我认为培养内初班学生学习装饰绘画应注意四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装饰图案及装饰画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装饰画这一艺术形式是在原始绘画和装饰纹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流传至今的。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商周铜器上的装饰画等,还有我们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少数民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很多美丽的装饰图案,丰富了伟大祖国的是艺术宝库。维吾尔族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尤其在民间图案方面有着丰富的宝贵遗产。图案纹样有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和对称纹样组成,纹样大都以花、蕾、枝叶、果实、几何形、飞禽、走兽为题材,纹样组织严密而又自有变化,颜色丰富协调。例如:花帽、乐器、手工艺品(花勺与热瓦普)、彩漆喷花托盘、镶嵌花木箱、英吉沙小刀、建筑。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装饰画最经典的范例。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别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一直在民间艺术土壤中茁壮成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维吾尔族装饰图案融入到装饰绘画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装饰绘画技法的学习,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学习兴趣高涨。让学生明白合理地利用各种材料所形成的美感也是可以制作出效果不错的装饰画,从而逐渐形成材料意识,提高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明确写生与装饰绘画的关系,抓好写生训练,打好基础
内初班学生在进入内初班之前对美术绘画了解好少,为了加强他们的绘画能力的培养,先进行简单写生训练,因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技巧”,但是技巧的提高首先是建立在对对象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然后把这种活生生的感受加以深化、提炼,最后内化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由此可见,写生的训练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有着优先地位。
首先,写生训练。因学生绘画的基础比较差,先进行景物写生训练、风景写生、人物写生逐渐增加绘画技能难度。在人物写生训练中,以最简单的线条(奥运会比赛项目标识),一个圆五根线练习人物动态写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由线条转换面再次转换完整的人物动态写生。这样的写生训练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力,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创作装饰画的基本前提。这种感受力就是建立在观察和感知的基础上,比如学生在完成装饰画作品时是如何在客观对象中感受到线条、色彩、明暗、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等等,通过写生,可以锻炼学生在对象中感受到这些纯粹形式组合,从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
其次,写生最为直接地锻炼了学生的技巧,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关键。写生不是主题创作,它不需要考虑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谐调问题,可以直接地、感性地捕捉对象,在写生中提炼自己的绘画技巧,从而提高造型能力。比如不能确定创作主题时,可以通过写生深入入观察生活,学生“总是能在常人所不在意的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寻找与生命的契合点,做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思考”。比如在表现生活场景或人物动作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写生而得到解决,使创作更具生动性。
最后,写生可以积累审美经验、丰富艺术表现力,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重要因素。造型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审美经验的积累,缺乏审美经验就无法提升造型能力,也无法丰富艺术表现力,而写生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
三、贴近生活,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习
在以往的美术课中,尤其是绘画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按照一定的绘画题材进行绘画,完成课堂练习.而这样的练习让我觉得与生活中的美是脱节的。美术教育没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启发不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所以在这次课中我尝试让学生给家居配画的方式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有目的的为自己的家增添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我设计的导入情景是为房间配画,在四幅绘画中素描和版画学生不大会选的,但在油画和装饰画中学生会做一下比较,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会从房间整体色调和绘画的色调考虑选择装饰画,也是我最初理想的答案,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给出答案,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装饰画》.作为内初班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作品感受新疆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学生,表现新疆的维吾尔文化的装饰绘画作品。
在出示课题以后,学生最想知道的便是装饰画的特点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比较直观的出示了几张装饰画图片和几张照片,装饰画的内容和照片内容相符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得到信息,并能自己体会出装饰画和照片的不同,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出结论。明确装饰画的造型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当老师将这两张图片放映出来后,学生开始在下面讨论了,他们能从图片中明显的感受到装饰画的造型特点,便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了,这时老师马上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装饰画和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有些学生开始发言了,有的说:色彩不一样,装饰画的颜色更纯和生活中的不一样。有的说:装饰画没有立体感,而风景照片有立体感。装饰画是平面的。等等。学生讨论得很起劲,而我只在一边聆听,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逐渐得出了装饰绘画的造型特点。于是我将装饰画的造型特点加以强调,让学生对此加深印象。
最后,再将装饰绘画的构图和装饰画色彩等基本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学生进行就会更有兴趣和主动性。
四、做好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教学的成功就在于学生在教学后能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迈开自已的步伐;把培养学生独立性既看作教学目标又看作教学手段,尤其是后者特别值得注意。
老师示范是装饰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如何将照片创作为一张装饰画风景画的过程。以此启发学生装饰变形。首先我还是设计一个情景,为我自己的房间创作一张装饰画。先将一张风景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和我一起思考,怎样将复杂的照片进行简化从而变形成为装饰画。在和学生一起思索片刻后,我开始进行示范,在铅笔稿完成后,出示一张上好颜色的完成稿。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一个过程。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着生活中无法达到的诗情画意和无与伦比的意象魅力。在学生将照片进行装饰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也让学生设计一个含有本民族文化情景,为自己的小房间配一张装饰画,这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通过欣赏图片、作品感受新疆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新疆,表现新疆的维吾尔文化的创作热情。通过欣赏,观察作品,可给学生提供出有关选材,表现技法,以及色彩、构图方面的参考。让他们在作画前进行思考,作画时大胆构思,确定画稿。在教学同时,应注意思想教育,及反映地方、民族特色,又注重发现装饰绘画的变化,引起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这样,不但达到了培养内初班学生学习装饰绘画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情感。
刍议装饰绘画在内初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67中学 杜祥利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我是一位在内初班教学的美术老师,较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想从这方面来辅导学生了解更多的维吾尔族文化,把维吾尔族装饰图案融入到装饰绘画的学习当中。适应美术教育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美术修养和创造的品格,从而让学生感受新疆的地域特色文化,让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民族文化。
要把新疆的文化跟装饰绘画相结合,更注重画面形式的要求,构图上追求简练直接,色彩作为绘画重要的表现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装饰绘画的教学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形式美的法则,并且能自如地运用到实际的绘画和制作中去。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具有新疆特色装饰绘画的世界,因此,我认为培养内初班学生学习装饰绘画应注意四个方面:
一、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装饰图案及装饰画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装饰画这一艺术形式是在原始绘画和装饰纹样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而流传至今的。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到商周铜器上的装饰画等,还有我们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艺术。少数民族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创造出很多美丽的装饰图案,丰富了伟大祖国的是艺术宝库。维吾尔族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尤其在民间图案方面有着丰富的宝贵遗产。图案纹样有适合纹样、角隅纹样、连续纹样和对称纹样组成,纹样大都以花、蕾、枝叶、果实、几何形、飞禽、走兽为题材,纹样组织严密而又自有变化,颜色丰富协调。例如:花帽、乐器、手工艺品(花勺与热瓦普)、彩漆喷花托盘、镶嵌花木箱、英吉沙小刀、建筑。这些为我们提供了装饰画最经典的范例。装饰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别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一直在民间艺术土壤中茁壮成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维吾尔族装饰图案融入到装饰绘画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装饰绘画技法的学习,学生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学习兴趣高涨。让学生明白合理地利用各种材料所形成的美感也是可以制作出效果不错的装饰画,从而逐渐形成材料意识,提高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明确写生与装饰绘画的关系,抓好写生训练,打好基础
内初班学生在进入内初班之前对美术绘画了解好少,为了加强他们的绘画能力的培养,先进行简单写生训练,因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技巧”,但是技巧的提高首先是建立在对对象的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然后把这种活生生的感受加以深化、提炼,最后内化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由此可见,写生的训练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有着优先地位。
首先,写生训练。因学生绘画的基础比较差,先进行景物写生训练、风景写生、人物写生逐渐增加绘画技能难度。在人物写生训练中,以最简单的线条(奥运会比赛项目标识),一个圆五根线练习人物动态写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由线条转换面再次转换完整的人物动态写生。这样的写生训练培养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力,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基本前提,也是创作装饰画的基本前提。这种感受力就是建立在观察和感知的基础上,比如学生在完成装饰画作品时是如何在客观对象中感受到线条、色彩、明暗、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等等,通过写生,可以锻炼学生在对象中感受到这些纯粹形式组合,从而提高自己的造型能力。
其次,写生最为直接地锻炼了学生的技巧,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关键。写生不是主题创作,它不需要考虑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谐调问题,可以直接地、感性地捕捉对象,在写生中提炼自己的绘画技巧,从而提高造型能力。比如不能确定创作主题时,可以通过写生深入入观察生活,学生“总是能在常人所不在意的普通的事物中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内涵,寻找与生命的契合点,做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思考”。比如在表现生活场景或人物动作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写生而得到解决,使创作更具生动性。
最后,写生可以积累审美经验、丰富艺术表现力,这是提高造型能力的重要因素。造型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审美经验的积累,缺乏审美经验就无法提升造型能力,也无法丰富艺术表现力,而写生正是积累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
三、贴近生活,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习
在以往的美术课中,尤其是绘画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按照一定的绘画题材进行绘画,完成课堂练习.而这样的练习让我觉得与生活中的美是脱节的。美术教育没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启发不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所以在这次课中我尝试让学生给家居配画的方式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有目的的为自己的家增添美,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我设计的导入情景是为房间配画,在四幅绘画中素描和版画学生不大会选的,但在油画和装饰画中学生会做一下比较,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会从房间整体色调和绘画的色调考虑选择装饰画,也是我最初理想的答案,所以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给出答案,更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装饰画》.作为内初班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作品感受新疆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学生,表现新疆的维吾尔文化的装饰绘画作品。
在出示课题以后,学生最想知道的便是装饰画的特点了,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比较直观的出示了几张装饰画图片和几张照片,装饰画的内容和照片内容相符合,让学生一目了然的得到信息,并能自己体会出装饰画和照片的不同,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出结论。明确装饰画的造型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当老师将这两张图片放映出来后,学生开始在下面讨论了,他们能从图片中明显的感受到装饰画的造型特点,便开始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了,这时老师马上将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装饰画和照片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有些学生开始发言了,有的说:色彩不一样,装饰画的颜色更纯和生活中的不一样。有的说:装饰画没有立体感,而风景照片有立体感。装饰画是平面的。等等。学生讨论得很起劲,而我只在一边聆听,在学生的讨论中他们逐渐得出了装饰绘画的造型特点。于是我将装饰画的造型特点加以强调,让学生对此加深印象。
最后,再将装饰绘画的构图和装饰画色彩等基本理论知识向学生介绍,学生进行就会更有兴趣和主动性。
四、做好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教学的成功就在于学生在教学后能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力量迈开自已的步伐;把培养学生独立性既看作教学目标又看作教学手段,尤其是后者特别值得注意。
老师示范是装饰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如何将照片创作为一张装饰画风景画的过程。以此启发学生装饰变形。首先我还是设计一个情景,为我自己的房间创作一张装饰画。先将一张风景照片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和我一起思考,怎样将复杂的照片进行简化从而变形成为装饰画。在和学生一起思索片刻后,我开始进行示范,在铅笔稿完成后,出示一张上好颜色的完成稿。让学生感受创作的一个过程。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着生活中无法达到的诗情画意和无与伦比的意象魅力。在学生将照片进行装饰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也让学生设计一个含有本民族文化情景,为自己的小房间配一张装饰画,这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通过欣赏图片、作品感受新疆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新疆,表现新疆的维吾尔文化的创作热情。通过欣赏,观察作品,可给学生提供出有关选材,表现技法,以及色彩、构图方面的参考。让他们在作画前进行思考,作画时大胆构思,确定画稿。在教学同时,应注意思想教育,及反映地方、民族特色,又注重发现装饰绘画的变化,引起学生的绘画创作兴趣。这样,不但达到了培养内初班学生学习装饰绘画的教学目标,同时激发学生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情感。
- 【发布时间】2016/3/24 16:46:47
- 【点击频次】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