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多元平台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法学法

 

【作者】 曹 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多元平台创新小学语文识字教法学法


新疆石河子一四一团小学 曹 莉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要领,可以通过观察事物,结合生活经验和实践以及阅读等方式强化识字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识字,能自主识字,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识字教学;小学语文;兴趣

  识字、写字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没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儿童就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也会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难以形成语文素养。同时,儿童在识字写字的过程中有复杂思维活动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主要靠汉字传承下来。因此,识字、写字的过程,是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的过程。所以,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重大。
  一、激发兴趣,主动识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同样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我在学生识字初期就告诉他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既可以表示一个故事,一首儿歌又可以表示一幅画、一首诗等。在识字教学中穿插一些汉字演绎故事,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阔”字,我对学生说: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听到故事二字,自然更加关注。我接着讲到:东汉末年,有个叫杨修的在曹操部下任主管。时逢相国府修造门楼,当门梁修建完成后,曹操亲自查看后一言不发,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拂袖而去。杨修看到后告诉工匠:曹相国是嫌门太宽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杨修为什么这么说吗?学生立刻反应过来:“阔”字是由“门”和“活”组成的,表示宽的意思。类似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字音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根据偏旁猜读音,如“情、据、消”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读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偏旁读字音,如“例”,偏旁是“列”,可它读“lì”,不读“liè”。而这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利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料”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方法,学生一定会进行拓展,举一反三。在字义教学中,很多字和他们的意思相关联,如“恨”的部首是“忄”,它的字义与心情有关;“论”的部首是“讠”,它的字义与语言有关;再如“捎”和“梢”,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它的意思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它的意思当然与树木有关。
  三、在阅读中增加学生识字量
  识字量的多少与阅读量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在阅读中,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汉字,而小学生认识的汉字少,通过阅读,便可以逐渐接触一些陌生的汉字,而且通过看拼音、查阅字典等方式,学生也可以逐渐学会这些简单的汉字,即便是对于没有注音、没有查阅字典的字词,学生见得多了,也会有印象,在今后学习到该汉字时,学生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其记忆会更加牢固。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各项语文素养也可以得到提升,可谓是一箭双雕。因此,教师应多推荐学生一些课外读物,并引导学生将不会的汉字标注出来,查阅字典,问老师,问同学,学会借助注音识字。另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搞好课外阅读识字,不断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自觉性。比如,采用编小故事的方法,让学生自编自写,由旧知生出新知,在运用中巩固,扩大识字量,充分体验到学习识字的愉悦、轻松。
  四、以生活为资源,拓宽识字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因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思望,是教师攻克的难点。教师应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将识字生活化。
  如: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识字,提高识字量。
  (1)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班上有五六十名学生,一年级开学初,每个同学都将自已的姓名写好贴在书包上。在做自找介绍时,还要讲讲自己姓名的来历,使学生在听说中既记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平时发作业,也要请不同的学生发放作业,这样学生识字内驱力大增,提高了学生识字量。
  (2)认识校园的告示牌,黑板报上的大宇,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识字量。如黑板上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名(下转第91页)(上接第82页)人名言。校园里的校训或标语等。并经常请学生读读说说你在校园里看到些什么字。这样,让学生识字与爱校爱班、好学情绪联系在一起。学生识字兴趣大增。
  五、培养正确书写姿势
  第一,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正确的执笔方法是;拇指、食指指肚捏住笔杆的下端前侧面,中指的侧面在笔杆的内侧面抵住,三指握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笔杆倾斜靠在虎口处。握笔时笔尖距离捏笔的手指约一寸左右。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儿歌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
  第二,指导学生用正确的书写工具。低年级学生应该用铅笔,而中高年级可以用钢笔书写。
  第三,尽量避免学生过早用笔。让家长意识到过早用笔的危害,和家长配合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第四,训练强化,形成习惯。上好写字课,做好检察、监督,教师还可以每天检查学生的书写姿势,选出班级书写姿势最规范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各科教师一起努力监督,强化训练。
  六、复习巩固,对比观察
  学生记住了新字,旧字变得回声,针对学生这一识记特点,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将熟悉的字更换偏旁。像学“拢”字,我就引导学生把提手旁更换,学生通过查找写出“垄”、“聋”、“咙”等字,并且通过对比观察,总结姓金子的细微差别。“拢”字提手旁和动作有关,如拉拢;“垄”字提土旁,和土地有关,如垄沟;“聋”字耳字旁,和耳朵有关,如聋子。在学这类汉字的时候,尽量不讲,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对新内容找出差别,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其他同学。大部分学生学得比较投入,效果也好。
  总之,识字的方法还有很多,要想让学生学得易,记得牢,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方法,还需要我们乃至更多的后记者们不断探索,以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境界,让孩子们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在识字的知识王国腾飞!
  参考文献:
  [1]陆玮.创设识字情境体验识字乐趣[J].教育科研论坛,2012,(6).
  [2]刘颂华.识字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J].小学语文教学,2013,(6).
  [3]胡学慧.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8).

  • 【发布时间】2016/4/7 19:41:06
  • 【点击频次】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