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广西省博白县双旺镇邦杰村小学 邓瑜玲
【摘 要】 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密切相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有效课堂教学;关注课堂及时反思,调整教学方式。
【关键词】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引导;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生的学习, 关注教学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教育教导作用, 此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它表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学生真正发生学习的程度。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密切相关,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那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淡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积极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安排。新课的导入、情景的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景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做到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人人参与,多向交流,教学共振,听、说、读、写相结合,讨论、演示、板书相统一,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成就感中认识、规范、评价和发展自我。课堂讨论、角色表演等教学活动要坚持形成为内容服务,真正起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而终生学习的愿望是人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成功的教育就应该是唤起学生学习的需求,只有那些唤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惊讶感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教学中要灵活选择、优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用心去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充分培植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以活跃、旺盛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去积极参与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语文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让语文从此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自主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体验,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支撑点。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实践证明,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为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四、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有效课堂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与学就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开发高效的语文课堂,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能达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效果。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符合儿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多媒体课件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巧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实现多渠道信息交流,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我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各种动物活动的图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边眼观画面,边陶醉于海底的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神奇世界中,产生新奇感。这样,就会很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中,内心产生探索的欲望,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平台,为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信息技术对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巧妙地使用信息技术,使它成为语文教学中真正有效的辅助手段,促进语文高效课堂。
五、 关注课堂及时反思, 调整教学方式
教学反思不是做给人看, 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是为了这一茬又一茬的孩子, 是对他们的责任使然。 反思一些什么内容?( 1) 我们可以反思成功得意之处。 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 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 学生争论, 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等等。( 2) 我们可以反思失误之处。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 3) 我们可以反思学生见解。学生的一些独到的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 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是一种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 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感到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情感、思想、态度等方面有所触动或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教师的及时评价,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6/5/4 22:32:13
- 【点击频次】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