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高中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校 柳婷婷
【摘 要】 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良好辅助手段,具有传统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其特长,使其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服务。
【关键词】 高中语文;多媒体;运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和“班班通”工程的快速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由来已久,现已取得了众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也不乏乱用甚至滥用现象。因此,为了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使用实效性,我们有必要共商其使用方法。
一、多媒体使用应遵循地原则
科学使用,做到克弊扬长。就必须遵守一定原则。这既是辅助工具应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们现在创建高效课堂的正确做法。
(一)学为主原则。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而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时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自身主导地位化为“放电影”,甚至将整堂课都交给了多媒体。这显然是过分依赖多媒体了,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现代教育只是利用多媒体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加以辅助,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而不是以物化主,更不是以物易主,我们必须遵守学为主原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他们才是课堂主体,学习主人,任何辅助手段反客为主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二)教需创原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曾经说过:“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多媒体进入课堂,成为教学常态后,如果我们不能创新制作教学课件,不能创新运用,仅把多媒体作为呈现知识的黑板,不但不能达到激趣,营造氛围的目的,还会让学生产生多媒体“不过如此”的错觉。因此,功夫下在课前的理念要求我们:应当令课件具有独创性。通过新颖性、诱思性和创新性的制作与使用,引发学生积极参与,使其萌生创新意识。
(三)求时效原则。虽然多媒体有着传统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我们也不能一味使用,更不能盲目使用,应当考虑好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的问题。我们应当根据自己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将现代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尽可能考虑到时效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需要日常指出的是,我们一些个别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由于盲目的制作那些花哨的画面或过于丰富的的课件,不仅没有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睥,反而把学生注意力从知识点分散了,结果学生只记住了那些花花绿绿的画面而忘记了教学的内容,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集文字、语言、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于一体,既能丰富知识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又能增大课堂容量,降低教学难度。如果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就能快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是多媒体的拿手好戏。这是由多媒体的基本功能功能决定的,通过声光电,把图像、声音、动画、文本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整合成一个交互媒体,从而营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影音辉映教学情境,自然就会产生诱思性、激趣性、煽情性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的作用下,思维就被激活,学习兴趣就会增强,产生不学不快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 我们就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整合其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水浒好汉们的那种豪情意气,以此导入新课。这样既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激情,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直观呈现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应用,其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却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情,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实践中,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呈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文中列举了云及其光彩现象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虽然文章运用了大量比喻,写得形象生动,但学生学完课文,仍然很难弄明白。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展示了各种云及其光彩现象的图片和对应的天气情况,再让学生找出文章相应的段落并朗读,最后让学生照着图片讲述所对应的天气情况。这样既让学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还能快速领会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这就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了传统教学不可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既提高了教学实效,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功带来的学习快乐。
(三)搭建实践平台,提供更多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教育改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课堂也由此搭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与学便由此有了更多实现方式。因此,我们教师要借助这一科技产物,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多媒体的交互技术,搭建更多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不论哪种学习方式,我们都要搭建平台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特别是要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知识升华。
总之,多媒体是语文教学的良好手段,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工具的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服务。不过,其虽是良好工具,但我们不要越过“辅助”定位的“限”,否则良好工具也会成为我们导致课堂教学失败的硬伤,要注意其使用原则,克弊扬长是我们使用任何辅助手段都必须讲究的,具有重大优势的多媒体也不可例外。只有这样,我们高效课堂建设便有了良好硬件支撑,我们学生素养提高才会有保障。
参考文献:
[1]覃俊媛,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新学术,2012年。
[2]金海婷,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3年。
[3]夏德燕,对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手段运用的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年。
- 【发布时间】2016/5/4 23:09:56
- 【点击频次】306